在欠条上故意写错信息 法院:结合庭审情况,认定拖欠货款事实存在

    点击量:639

□时俊亚徐耀军

基本案情

2019年,岳某在拜某处购买水泥等建筑材料。结算后,岳某出具欠条,写明欠水泥材料款2.45万元,欠款人处将其本人姓名“岳A”写为同音不同字的“岳B”;将其身份证号码中的出生月份“12”写为“11”,拜某亦未留意。后经多次催要无果,拜某诉至焦作市中站区法院,并提交了欠条、通话录音、微信聊天记录等证据。

判决结果

在庭审中,被告岳某对欠条的真实性提出异议,辩称欠条非其本人所写,不承认该笔欠款。

法院经审理认为,双方当事人之间存在购买水泥等建筑材料的买卖合同关系,岳某在拜某处购买货物后,应按约定支付相应的款项,故支持拜某要求岳某支付货款2.45万元的诉讼请求。

对于岳某辩称欠条中的名字等信息并非其本人书写,法院认为,岳某在庭审中在未看到欠条的情况下,准确指出欠条中名字等信息存在的错误,结合庭审情况,能够认定案涉欠条中的名字等信息均系岳某本人书写,且是岳某有意书写错误,综上,能够认定岳某拖欠拜某货款的事实存在。法院遂依法判决岳某于判决生效后10日内支付拜某货款2.45万元。

法官说法

在结算、书写欠条时,为避免不必要的利益损失,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出具欠款凭据时,一定要认真核实对方身份信息,以防止对方故意将姓名等信息书写错误,并要求债务人当面书写,以免债务人找他人代笔,拒绝承认债务。与此同时,债务人要诚实守信,切勿心存侥幸逃避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河南法治报

责任编辑 / 詹云清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一般保证?连带责任保证?要分清!

下一篇:负债70多万元却无偿转让房产 法院:支持债权人行使撤销权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