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量:105
全媒体记者 毕可 通讯员 陆若希 赵弋宾
近日,随着气温持续攀升,肠胃健康面临严峻挑战。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夏季腹泻就诊率较其他季节高出30%,成为影响健康的常见“隐形杀手”。驻马店市中医院急诊科专家提醒,掌握科学防控知识,才能有效应对这场肠道健康的“夏季考验”。
据专家介绍,夏季导致腹泻的原因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其中感染性腹泻更为常见,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和寄生虫。不同原因导致的腹泻,处理方式各异。感染性腹泻需针对感染治疗,如使用抗生素;功能性腹泻则需调节肠道功能;有基础病的患者还需控制基础病以改善腹泻症状。
高温天气下,多种因素加剧了腹泻风险。食物易变质,夏季高温潮湿,食物保存不当易滋生细菌,如未煮熟的海鲜、隔夜凉拌菜等;生冷饮食刺激,过量冷饮、冰镇水果可能引发胃肠功能紊乱;空调使用不当,腹部受凉导致肠道蠕动加快,诱发功能性腹泻;免疫力下降,高温影响睡眠和食欲,削弱人体抵抗力。
专家提醒,夏季饮食卫生至关重要,需做到“三要三不要”:食物要煮熟后食用、生熟要分开处理、餐具要高温消毒;不要饮用生水、不要食用未洗净果蔬、不要食用隔夜凉菜。
腹泻后,若出现以下严重症状,必须及时就医:24小时腹泻超6次且持续2天;伴剧烈腹痛或38.5℃以上高热不退;有脱水迹象,如口干尿少、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头晕心慌、意识模糊;排泄物异常,如血便、黑便、脓血便,或淘米水样大量腹泻;特殊人群,如婴幼儿、老人、孕妇、免疫低下者腹泻明显;其他危险信号,如频繁呕吐无法进食,伴关节痛、皮疹,或肌肉麻痹、四肢无力。
专家表示,压力大也会导致腹泻,压力会通过神经系统影响胃肠道功能,刺激肠道蠕动加快、影响肠道菌群平衡或导致肠道敏感性增加,从而引发腹泻、腹痛等症状,这种情况也被称为“肠易激综合征”或功能性腹泻,尤其在压力突然增大、长期精神紧张时更易出现,属于功能性疾病,需要通过饮食调整、药物干预、心理调节及中医辅助治疗来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对于网上流传的预防腹泻“小妙招”,专家提醒需谨慎对待。吃益生菌、维生素C并不能有效预防腹泻,正常人无需频繁补充益生菌,维生素C对腹泻也无直接预防或治疗效果。孩子腹泻导致脱水时,用白开水补液无法补充电解质,可能加重脱水或引发低钠血症,建议用口服补液盐补液。隔夜食物加热后食用也不安全,食物热透能杀灭部分细菌,但仍可能残留毒素,且李斯特菌对免疫力较弱人群危害严重。
驻马店市中医院急诊科提醒广大市民突发腹泻时,应采取以下措施:补水防脱水,多喝温水、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优先),少量多次,避免一次性大量饮用;调整饮食,暂时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白粥、面条、蒸苹果,避免辛辣、油腻、生冷及乳制品;谨慎用药,非感染性腹泻可短期用蒙脱石散止泻,若怀疑细菌感染,别擅自用止泻药,需遵医嘱;观察症状,记录腹泻次数、大便性状及伴随症状,若出现需就医的情况,及时就诊。多数轻微腹泻可在1 - 2天内缓解,但有明显脱水表现时,如眼窝深陷、长时间无尿、皮肤缺乏弹性、持续呕吐无法进食、呕吐物有血或大便有血等情况,应尽快就医。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驻马店广播电视台
责任编辑 / 梁翊韬
审核 / 朱洵 周梦晓
终审 / 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