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成功救治一位90岁双侧额顶叶慢性硬膜下血肿引发肢体障碍患者

    点击量:60

全媒体记者 梁翊韬     通讯员 邢小宝

近日,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了一位90岁双侧额顶叶慢性硬膜下血肿引发肢体障碍的黄奶奶,右腿无法动弹、右上肢抬举无力的模样让人忧心忡忡。经过医院一周的精心治疗后迎来转机——不仅能自主抬臂,还能稳稳迈出脚步。

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成功救治一位90岁双侧额顶叶慢性硬膜下血肿引发肢体障碍患者

患者黄奶奶入住科室后。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在主任陈辉的带领下,上报医务科,启动多学科响应机制:由神经外科牵头制定手术方案;医学影像科连夜完成头颅CT三维重建,精准锁定血肿位置;麻醉科手术部结合患者病情,量身设计局麻方案;检验科3小时内出具18项术前检查报告,为手术安全筑牢防线。

“这么大年纪动刀子,风险能降到最低吗?”面对家属的顾虑,医疗团队开启了耐心细致的沟通。医生打开三维动画,将“硬膜下血肿”比作“脑内积水包”,用“细针引流”的比喻解释手术原理;陈主任拿着《手术同意书》,逐条讲解20分钟微创术与传统开颅手术的风险差异,以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措施。“你们把每个细节都讲透了,我们放心!”老人儿媳签字时的这句话,成为手术启动的“绿灯”。

手术当天,直径3mm的碎吸针如同精准制导的探针,沿着预设路径直达血肿腔。局麻状态下的黄奶奶意识清醒,能配合医护人员的指令轻微转头,监护仪上的生命体征始终平稳。20分钟后,淡红色的血肿液顺利引出,创口仅如针眼大小。“传统开颅手术需打开数厘米骨窗,对高龄老人创伤太大。”陈辉主任介绍,微创技术不仅缩短了手术时间,更将感染风险降低了60%。

术后第三天,一个惊喜的变化出现了——黄奶奶能自主抬起右腿;第七天复查时,右上肢肌力恢复正常,右下肢站立行走已稳当许多。头颅CT显示,硬膜下血肿较术前明显减少,脑组织压迫得到彻底解除。

“以前拿碗都晃,现在能自己端水杯了!”出院时,黄奶奶拉着护士的手笑得满脸皱纹,身后的家属不停念叨着“真是没想到、真是没想到……”。

陈辉表示,据临床数据显示,采用该微创技术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仅7天,高龄患者康复率超95%。黄奶奶的康复之路,正是这组数据最生动的注脚。从多学科协作的高效联动,到毫米级定位的精准操作,从耐心沟通化解顾虑,到20分钟微创术创造的康复奇迹,这场“脑内修复”不仅改写了高龄患者的康复时间表,更彰显了现代医疗“以患者为中心”的温度与力量。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驻马店广播电视台

责任编辑 / 梁翊韬

审核 / 朱洵 周梦晓

终审 / 王勇

上一篇: 驻马店市心律失常介入质控中心工作会暨全国房颤指南巡讲手术技能规范化培训会(驻马店站)召开

下一篇:“留言本”变身“感谢簿”?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二病区不一般!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