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领取育儿补贴”诈骗套路

    点击量:525

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明确,从2025年1月1日起,无论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近日,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警方却发布消息,提醒公众,有些“育儿补贴”领不得,这是为何?

“这本是一项全国性的惠民政策,却被一些诈骗分子‘蹭热点’,制造出新型骗局。”昭通市公安局昭阳分局民警邵丽君说,“目前分局已接到多名群众举报,称自己在社交媒体上收到的‘领取育儿补贴’信息是诈骗信息。”

邵丽君起底“领取育儿补贴”的诈骗套路:诈骗分子通过社交软件潜入各类社交群,发布“领取育儿补贴”的通知和链接,诱导群众点击。群众点击链接后,进入不法分子伪造的虚假网站。虚假网站会弹出弹窗,提示访问者要在时限内完成领取,否则将失去申领资格,制造紧迫感。同时,诱导群众按照网页提示,录入姓名、身份证号、电话号码以及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然后,诈骗分子可远程登录群众的手机银行账号,导致资金损失。

邵丽君提醒,申领育儿补贴时,公众首先要关注官方渠道发布的公开信息,不要轻信社交平台上的信息。

其次,要提升防范能力。如果在短信、社交平台、社交群内接收到“领取育儿补贴”的信息,特别是带有链接和所谓客服电话的,千万不要点击或拨打,更不要轻易转发给亲友。

最后,要增强警惕意识。如果不慎点击相关链接,接到所谓平台“客服”或“工作人员”的电话或收到短信,凡是要求提供身份证号和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甚至要求进行人脸识别的,应马上终止操作,更不能下载“会议软件”与他人联网操作。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 / 詹云清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直播间“捡漏”超值旅游产品,如何避免踩坑?

下一篇:买卖互联网账号“来钱快”?实为涉刑“不归路”!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