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量:509
□邹城市人民医院 徐秀梅
夜深人静,本是酣眠时刻,却总被尿意打断。一晚起床超过3次,且持续多日,表明夜尿增多。这一看似寻常的现象可能是肾脏功能受损的信号。
肾脏作为人体的“净化工厂”,每天要过滤约180升血液。正常情况下,肾脏会根据人体活动状态调节尿液生成节奏,白天代谢旺盛时尿量较多,夜间睡眠时则减少分泌,让身体获得连续的休息。这种昼夜调节功能主要依赖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肾脏受损,尤其是肾小管功能下降时,尿液浓缩能力减弱,就会导致夜间尿量异常增多。
从病理角度看,多种肾脏疾病可能引发夜尿增多。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因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升高,会带走大量水分,形成渗透性利尿。
高血压肾病患者由于长期血压控制不佳,导致肾脏小动脉硬化,肾小管缺血缺氧,浓缩功能受损,患病早期可能出现夜尿频繁的症状。
糖尿病肾病患者因血糖过高,肾脏负荷加重,会破坏肾小管的重吸收平衡。
除了肾脏本身的病变,一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影响肾脏功能并间接导致夜尿增多。这些疾病若长期得不到控制,最终都会加重肾脏负担,加速肾功能衰退。例如,心力衰竭患者因夜间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加,肾脏血流量随之增多,尿液生成量上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在睡眠中反复出现呼吸暂停,会引发缺氧和血压波动,刺激肾脏产生更多尿液。
值得注意的是,某些生理因素和生活习惯也可能引起暂时性夜尿增多,需要与病理性因素进行区分。例如,睡前大量饮水、饮用浓茶或咖啡,会直接增加夜间尿量。暂时性夜尿增多通常起夜次数不超过2次,且调整习惯后即可改善,与病理性夜尿的持续性、进行性特点有明显区别。
要判断夜尿增多是否与肾脏相关,可通过简单的自我监测来初步鉴别。建议连续3天记录昼夜尿量:晨起后排空膀胱,分别收集白天(6:00~22:00)、夜间(22:00~次日6:00)的尿液进行测量。若夜间尿量占比超过总量的25%或起夜次数超过3次,并且排除了饮水等干扰因素,应及时检查肾脏功能。
改善夜尿增多,需从保护肾脏功能入手。日常应注意控制血压、血糖,避免滥用肾毒性药物;保持每日1.5~2升的饮水量,但睡前2小时应减少饮水;减少摄入高盐、高蛋白食物,减轻肾脏代谢负担;坚持适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肾脏血供。对于已出现肾功能损伤的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大河健康报
责任编辑 / 詹云清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用药“三步走” 降低药物过敏风险
下一篇:心搏骤停 急救把握“黄金4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