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铁:你需要知道的那些事儿

    点击量:175

全媒体记者 梁翊韬

通讯员 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 郭艳丽

李女士一直觉得自己面色苍白、浑身乏力,去医院检查后确诊为缺铁性贫血。医生建议她补铁,于是她自行购买了补铁剂,开始加大剂量服用,一心想着能快点把血补起来。可没过几天,她就出现了严重的恶心、呕吐,还伴有腹痛、便秘等胃肠道反应。即便如此,再次复查时,她的贫血状况依旧没有得到明显改善。李女士满心疑惑,不明白为什么补了铁却不见效。其实,像李女士这样在补铁过程中遭遇问题的人不在少数,科学补铁大有学问。

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郭艳丽表示,铁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维持生命活动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负责氧气的运输;还在能量代谢、免疫功能等诸多生理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缺铁在人群中并不少见,尤其是孕妇、婴幼儿、经期女性等群体。如何科学补铁,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一、认识缺铁

缺铁早期,身体可能仅表现出轻微的疲倦、乏力,容易被忽视。随着缺铁程度加重,会出现皮肤苍白、头晕、心悸、免疫力下降等症状。长期缺铁不仅影响身体发育和日常精力,还可能损害认知功能,对儿童智力发育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二、缺铁的原因

一方面,饮食结构不合理是常见因素。长期素食、过度节食,会使铁的摄入严重不足。植物性食物中的铁多为非血红素铁,吸收率较低,若搭配不当,难以满足身体需求。另一方面,生理因素也不可小觑。女性经期失血、孕妇孕育胎儿对铁需求大增、婴幼儿快速生长等,若不及时补充,都容易导致缺铁。此外,胃肠道疾病影响铁吸收,长期大量失血等也会造成铁流失过多。

三、科学补铁策略

1.饮食补铁是基础

动物肝脏、红肉(如牛肉、猪肉)、动物血等富含血红素铁,吸收率高,可优先选择。每周可安排2-3次动物肝脏或血制品,每次50-100克。同时,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草莓、青椒等,能促进铁的吸收。蔬菜中的菠菜、黑木耳等也含有一定量的铁,虽吸收率有限,但日常饮食中也可适当增加。

2.合理使用补铁剂

当饮食无法满足铁需求,或已出现缺铁性贫血时,补铁剂是必要补充。常见的补铁剂有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等。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般建议餐后服用,以减少胃肠道刺激。同时,避免与茶、咖啡同服,其中的鞣酸会抑制铁吸收。服用期间,若出现黑便属正常现象,是铁在肠道内氧化所致。

3.关注其他影响因素

合理烹饪也有助于提高铁的利用率,如用铁锅炒菜,能使少量铁融入食物。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有利于身体对铁的吸收和利用。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婴幼儿,要定期进行铁营养状况检查,及时调整补铁方案。

四、警惕补铁误区

并非铁补得越多越好,过量补铁可能导致铁过载,引发恶心、呕吐、便秘等不良反应,还会增加肝脏、心脏等器官的负担。同时,单一补充铁剂而不注重饮食均衡,也难以达到理想的补铁效果。

总之,科学补铁需要我们了解自身铁营养状况,从饮食、补充剂等多方面入手,遵循合理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让铁元素更好地为我们的健康服务,告别缺铁烦恼,拥抱充满活力的生活。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驻马店广播电视台

责任编辑 / 梁翊韬

审核 / 朱洵 周梦晓

终审 / 王勇

上一篇:为何补钙还会骨折?老年人科学补钙全攻略

下一篇:天中道地药材——猫爪草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