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然:深化金融改革服务实体经济

    点击量:19145

在前不久召开的五年一度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提出金融工作的三项任务,即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和深化金融改革。此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为未来五年的金融发展和改革定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深化金融改革,优化金融机构体制,完善风险管理框架,推动金融机构真实披露和及时处置风险资产。

改革是发展和稳定的需要

近年来金融业突飞猛进,鉴于金融行业的特殊性,金融安全是金融发展的首要问题,在金融业的发展中,我们不能用快速发展覆盖原有的风险;同时,金融改革要勇于进取,一旦改革停滞,反而成了对稳健的最大威胁。因此,促进金融改革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金融发展滞后,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此次会议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实施金融改革,从而回答了“如何改革”的问题。而改革的目的显而易见是谋取金融稳定,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简而言之,金融改革是金融安全的保障,金融安全又是金融改革的目的。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增长的流量显著,财富积累的存量较少。金融发展滞后是当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低效率的主要原因。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薄弱领域常常得不到应有的金融资源配置,金融需求得不到充分的满足,资金成本高。后次贷危机以来,中国经济乘势而上提升了经济的综合实力,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伴随经济加速增长,企业杠杆上升,债务风险积累较多等也不可避免的出现。由于中国金融市场处于发展阶段,正规金融服务覆盖不完善,科技金融增长快,金融脱媒盛行。与此同时,国内可投资资产相对过少,流动性追逐房市的投资机会,衍生了金融风险的隐患。金融发展滞后而产生的金融配给实体经济不足,宏观审慎不足,科技金融暴露风险等金融安全问题是当前经济社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改革的重点是监管体制的改革

破解金融发展滞后的问题需要深化改革,监管体制的改革是此次会议明确的内容。会议提出通过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对现有监管体系进行补充,强化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监管和系统性风险防范职责,落实金融监管部门的职责,强化监管问责。结合习近平总书记之前的表态,“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金融监管模式,只有在现实中有效的模式”。这表明当前热议的四种金融监管改革模式(超级央行的模式、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纳入中央银行监管模式、一行一会的超级金融监管模式、“一行两会”的双峰金融监管模式)各有优势,并不存在最优的金融监管模式,关键看监管机构的功能与职权能否得到合理的发挥。“一行三会”各自成为体系,只关注自身管辖范围内的金融机构,有效的政策协调缺失。现有的“一行三会”部际联席会议虽然具有协调作用,但效果并不理想。由此,当前中国的“一行三会”和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在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之下加强协调和合作,可能是现实中最为可行和有效的最优金融监管选择。

建立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增加了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权威性,其核心是避免监管和政策相悖,明晰问责追究制度,兼备联合监管原则,建立自上而下的联合监管问责机制,确保混业经营趋势下的分业监管信息沟通通畅,逐步解决当前监管体制下的金融规则冲突、对金融机构和产品的监管标准不一致、存在监管真空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切实落实金融监管的有效实施。

从国外发达经济体次贷危机之后的金融监管改革进程看,主要国家均实施了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在强化微观审慎监管的同时,着力构建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宏观审慎监管相对于微观层面,每笔业务,每个单位都符合微观审慎监管,而宏观上却存在风险隐患的问题。因此,会议要求建立微观审慎和宏观审慎相结合的金融监管框架。微观审慎监管是维护金融机构稳定、降低个体风险的基础,而宏观审慎监管是维护系统性金融体系稳定所达到的均衡状态。建立以微观审慎监管为抓手,宏观审慎监管为目的的多纬度、系统性监管是维护金融稳健的必备条件。

目前的金融监管机构在承担监管职能的同时也兼顾促进行业发展的任务。监管机构一直徘徊于促进本行业发展和风险监管中,并试图保持平衡。从前阶段的发展中看,监管部门在寻求平衡的同时,并对行业发展具有适度倾向性。此次金融会议引入问责制度,将是从严监管的明确信号,防范风险,尤其是激发地方政府的风险防范意识,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将会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政府工作的主要旋律之一。金融发展要依据金融规律,避免揠苗助长;要处理好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始终坚持在稳定中发展。

改革目的是服务实体经济保障金融安全

这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延续了4月底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充分认识金融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切实把维护金融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的思想,明确提出必须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保障国家金融安全,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

会议提出的三项任务是相辅相成的。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发展的本源和根本宗旨。历史经验表明金融脱离实体经济是无法延续的,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大力推进直接融资发展,改善间接融资结构,降低金融媒介成本,才能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伴随实体经济发展需求的金融业,才能打牢自己的发展基础。近来,引起全国瞩目的“金融豫军”就是一步一印这样做的。自2014年起,“金融豫军”从银行、保险、证券等方面全面配置,目前基本完成行业配置齐全,正由全面配置走向全面蓬勃发展阶段。“金融豫军”努力实施金融改革,改善间接融资结构,发展直接融资,增强金融实力,为区域金融稳定和发展贡献力量。通过改革,实现了发展,更好地维护金融安全。

此外,保持稳健的金融环境,防控风险是金融发展的永恒主题,会议强调,要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科学防范,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把好风险防控的关口,保障金融市场稳健运行。深化改革是破解金融发展滞后的途径和办法。只有通过深化金融改革,回归金融本源,实现金融机构优化,加强风险控制机制,从而为金融稳定和安全提供保障。⑩4(作者系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责任编辑 /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当前社会道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提升我国党政智库知识服务能力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