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旅游产业优化升级问题研究

    点击量:21302

一、河南旅游资源概况

河南省地处中原,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文历史资源丰富。河南地势西高东低,山河巍峨壮观,自然地理景观星罗棋布。河南现有13家5A级景区,居全国第3,仅次于江苏省的23个和浙江省的16个。河南拥有14家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仅次于北京的15家,与湖南、湖北和河北三省并列第2。

(一)自然旅游资源

河南具有旅游价值的地质景观是登封三官庙附近的蛇迹褶皱、嵩山地层和西峡县恐龙生态环境景观。地貌景观主要有有鸡公山风景区剥蚀地貌、济源风景区变质岩地貌、浚县大伾山岩溶地貌景观等。堆积地貌景观以郑州以东黄河下游的“地上悬河”最为著名。黄河三门峡大坝风景区在河南乃至在全国都具有很强的影响力。现有内乡宝天曼等1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了30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洛阳牡丹、开封菊花等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二)人文旅游资源

河南省发现的古人类文化遗址有渑池仰韶遗址等、安阳殷墟等古城遗址,河南有众多的历史文化名人,如老子、张衡、杜甫等。河南“红色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形成了一大批红色旅游景区(点)。河南省古建筑有南阳府衙、洛阳府文庙、嵩阳书院、开封山陕甘会馆、武侯祠、巩义康百万庄园等。河南省博物院等综合性博物馆和南阳汉画馆等专业类博物馆最负盛名。宗教文化建筑有郑州少林寺、嵩山中岳庙、洛阳龙门石窟等。园林旅游资源以开封清明上河园最为著名。河南有洛阳等8个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禹州市神垕镇等4个全国特色小镇、滑县道口镇等1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巩义市竹林镇等24个全国美丽宜居小镇(美丽宜居村)、林州市石板岩乡等28个全国特色景观旅游示范名镇(村)、荥阳市广武镇等86个全国重点镇。

二、河南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产业结构分析

(一)河南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旅游业的产业规模逐步壮大,旅游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形成了以休闲度假为主导、以观光和专项旅游产品为支撑的多样化旅游产品格局,基本建立了以“老家河南”为统领的旅游品牌体系。旅游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综合接待能力显著增强。截止2010年,河南省有27个城市获得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仅次于山东的36个,与黑龙江、江苏和浙江三省并列第2。初步形成了功能齐全、协调配套的旅游服务体系。旅游业在全国的地位显著提高。2013年,全省共接待海内外游客4.1亿人次,同比增长13%,其中入境游客207万人次,同比增长8.7%;旅游总收入3875.5亿元,同比增长15.2%,相当于全省GDP的12%,其中旅游创汇6.6亿美元,同比增长7.9%。旅游精品工程建设成效显著。着力把郑、汴、洛沿黄“三点一线”打造成享誉海内外的黄金旅游线路,还针对境外市场推出了大黄河之旅、王朝街道之旅、中国古文化研修之旅等文化精品线路,已成为热点性的旅游目的地。实施品牌战略,旅游宣传促销成果丰硕。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不断提升旅游影响力,组织了南水北调中线5+13区域旅游合作联盟会议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旅游知名度。旅游产业优化升级步伐加快。坚持把加快要素融合、培育新型业态、拉长产业链条作为主要途径,积极推进旅游产业上档升级。

(二)河南旅游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亟待优化升级。旅游业产品结构单一,仍处于产业化初始阶段,影响旅游产业化的进程。旅游产业链各环节发展不平衡,产业链延展度低。文化要素比重不足。在河南旅游业的总量中,文化旅游占有大约五分之一的比重,文化资源优势还没有真正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旅游外向度较低。河南省旅游收入外向度与旅游人次外向度均偏低,成为影响河南省旅游产业发展的一大障碍。对生态环境带来危害。部分地区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管理,过度开发建设,高耗式经营也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埋下隐患。

(三)河南省旅游产业结构分析

河南省旅游产业的空间差异。各地市旅游经济存在较大差异,西部、北部地市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远超南部。原因全省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大多分布在西部、北部山区,东部、南部平原地区相对较少。郑州市交通条件最为发达,其他客源市场的游客要前往某地市旅游,往往将郑州作为中转站。各地市的区位条件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距离郑州的远近。资本因素。郑州作为省会城市吸纳了河南省主要的建设资本,其他地市接纳的资本则比较有限。

三、SWOT分析及产业优化升级

(一)SWOT分析

1.优势。旅游资源多而美。涵盖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中的所有8个主类。旅游资源在历史文化价值、文物价值上具有较高地位,自然旅游资源与文化旅游资源互为依存,且较集中。发展空间巨大。河南地下文物全国第一,馆藏文物全国第一,地上文物全国第二,被誉为“中国历史的自然博物馆”。区位优越。河南位居中原,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多条高铁、铁路、公路国道干线、高速铁路在此交汇,新郑国际机场是全国五大航空门站之一。人口众多。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发展旅游业潜力很大。政府强强力支持。省政府与国家旅游局完善了紧密合作机制,各级党委、政府把旅游业摆上重要位置,在政策措施、资金安排等方面予以支持倾斜。具有旅游发展的后发优势。起步晚,发展慢,但可以充分发挥先天优势,学习和借鉴后天开发和管理经验。

2.劣势。层次不高。产品类型单一,仍以观光类为主,缺乏参与性、体验性较强的旅游产品,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不强。发展不平衡。郑州等配套设施比较齐全的地市产业链完整、发展较快,其他地市发展较慢。保障体系不完善。旅游服务方式陈旧,水平质量不高,住宿和餐饮服务没有体现地方特色。

3.机遇。市场需求旺盛,旅游、休闲等文化消费行为成为当前人们的主要精神诉求。政府重视,河南省确立了“旅游立省”战略,突出“老家河南”主题,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工程。

4.威胁。与其他省份相比存在差距,在全国份额较小。服务配套不完善,存在表达能力弱、急功近利、欺骗游客现象。

5.SWOT分析。开发优势明显,面临良好的机遇。虽然也存在劣势,面临威胁,但发展是主流。

(二)动力机制

市场需求驱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旅游中的参与性和娱乐性成为旅客关注的诉求点。政府导向驱动。省委、省政府一直对旅游业的发展高度重视,旅游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企业利润驱动。旅游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带来的超额利润对旅游产业具有驱使力。传统旅游行业的低利润,迫使旅游企业进行创新。

(三)河南省旅游产业优化升级

旅游产业优化升级是指发展观念由粗放型向集约化发展转变、发展模式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发展形态由经济功能向综合功能转变。

一是旅游景观优化升级,打造“一区两带四板块”的格局,增强旅游产品吸引力。一区是中原历史文化旅游区、两带是黄河旅游带、南水北调中线旅游带,四板块是文化旅游体验、都市观光休闲、山地休闲度假、乡村旅游。二是旅行社业优化升级。组建旅游集团,以旅行社为龙头,向酒店业、景区开发渗透,提高旅行社网络服务水平。三是旅游酒店业优化升级。构建与旅游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集星级酒店、经济型酒店、文化主题酒店、度假酒店、汽车旅馆、特色农家宾馆等为一体的多元化住宿体系。四是旅游交通运输业优化升级,构建以航空、铁路、公路为主体的旅游立体交通网络。五是旅游餐饮业优化升级。弘扬豫菜文化,打造豫菜品牌。六是旅游购物优化升级,成立河南省旅游商品研发中心,完善旅游商品销售和管理体系。七是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依托各地戏曲、武术、杂技、魔术、歌舞、社火、器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育高品质旅游演艺产品,打造一批优秀旅游演出节目。

课题主持人:张祝平(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河南省行政学院)

课题参加人:刘焕庆 金彩玉 李德全 马  艳 王在安 吕飞科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网络

责任编辑 / 刘钊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河南省国有林场改革发展调研报告

下一篇:提升我国党政智库知识服务能力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