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实施协同创新的战略研究

    点击量:14741

协同创新是以知识的增值为核心,以企业、政府、科研机构(包括大学、科研机构等)为主体,以融合互动为特征的一种新型组织模式。伴随着技术创新步伐的加快、复杂性的增强和融合的深入,技术创新的模式呈现出非线性、网络化、开放性的特征,加快构建多元化协同主体为特征的创新模式,已经成为时代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实施协同创新,对于进一步推进“四个河南”建设,加快经济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河南省实施协同创新战略的背景分析

1.河南省实施协同创新战略的三大优势

(1)政策优势。从当今国家政策来看,出世界不能是单极化的世界,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无论是制度创新、文化创新,还是科技创新,都必须全面贯彻“协同创新”这个理念。

(2)区位优势。河南居九州之腹心,连接南北,承东启西。新时期河南面临着凝聚中国力量、努力实现中国梦、河南梦的新形势,三大国家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倡议,给河南省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挑战。

(3)发展优势。从河南发展实际来看,在经济社会发展新问题、新常态下开发协同创新领域、构建协同创新机制、形成协同创新力量、寻找推进协同创新路径,是实现我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2.河南省实施协同创新战略的三大基础

(1)思想与政策基础。近年来,协同创新的重要性在我省不断被深入认识、研究和挖掘,从《河南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计划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制定出台并强力实施,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也多次对创新工作做出指示,形成了关心、支持和参与协同创新良好氛围。

(2)经济和工业发展基础。近年来,河南省经济持续增长,稳居全国第五位。河南已经迈入全国农业、经济和工业大省之列,经济社会已进入新的战略发展阶段,全面进入调结构、促转型、谋发展,以协同创新推进我省由经济大省向强省转变的新阶段。

(3)科技发展基础。近年来,全省研究与试验经费支出、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和省级工程实验室等持续增加,为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地科技支撑。

二、河南省实施协同创新战略的问题分析

1.层次不高、问题较多

目前的河南省所实施的协同创新技术仍旧停留在技术性转让、合作开发和委托开发等一些较低层析的合作上,而且调查研究表明,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进行的一些合作创新类型的常规技术咨询活动(37%)和合同委托开发(33%)。

2.资金不足、风险较大

协同创新也同其他的技术创新活动一样,合作各方也都存在的各种风险,这也需要一定的资金作为资金支持的,而科研机构和高校自身并不具备实现自我转化的资金实力,让企业自身来承担高风险以及巨大的压力,往往也会对很多高新技术成果望而却步。

3.投入不够、效果较差

河南省2015年度R&D投入、高技术产业R&D投入和高技术产业专利数量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与我省位居全国第五的经济总量很不相称,充分说明河南省的创新投入力度还远远不够。

4.动力不足、活力较弱

协同创新合作各方处于不同的领域,各自追求的目标和价值观念也不一样。具体来说,高校、科研院所的教师和科研人员比较重视个人的荣誉,追求学术成就和实现自我价值,重理论轻实践,重名份轻功利。

三、河南省实施协同创新战略的对策建议

1.保持子系统协同,提高系统协同度

(1)行政协同。作为协同创新体系的“领头羊”,政府自身首先要协同。要打造有竞争力的协同创新系统,需要政府在行政上充分沟通、有效协同,并从思想上根本转变,在战略上秉承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从而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统筹协同创新的发展。

(2)经济协同。从河南省协同创新实践来看,产业融合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以资产为纽带,通过参资入股或兼并重组等多种方式,形成利益捆绑的跨区域大型企业集团;朝阳产业与夕阳产业实现互补性的融合;产业内部优化重组。协同创新各方要在产业融合中保障企业科技创新资金链的高效运转。

(3)科技协同。搭建协同创新服务平台,可增强系统内部要素间的联系和协调,进而增强系统的创新功能;可保障系统内物质、能量尤其是信息的高速有效交换,从而实现创新资源共享,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加快知识和技术的扩散以及创新成果的转化过程功能,推动协同创新向纵深发展。

2.保持动力源协同,提高创新驱动度

(1)要建立以企业为核心的产学研自主创新联盟。产学研自主创新联盟的建立需围绕企业为核心展开,以充分发挥出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中的关键性作用,并实现对产学研各方拥有的创新资源进行最高效务实的整合。

(2)要并重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和科技小微企业。一方面,加强对区域内创新型领军企业的重点培养,创新型领军企业一定要成为桥头堡,并且要主动走出去,建立海外科研基地,汲取世界范围内的创新资源。另一方面,也应加大对科技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制定出台配套的实施细则,为小微企业参与协同创新提供更加优越的外部环境。

(3)要加大对高级人才的激励力度。应通过股权激励、分红激励等切实方法使高级人才参与到直接收益分配的环节中,从而激发河南省长江学者、中原学者等高级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做到最大程度人尽其才,是提高协同创新能力最简捷有效的途径。

3.保持地域性协同,提高系统开放度

(1)加强河南与周边区域、省市的全面合作。河南特殊的区位优势是显而易见的,而对这种优势进行充分的利用也是河南省实施协同创新的应有之意。一方面,河南应更加积极地与安徽和长三角内其它行政区域进行政治、经济、技术、信息、生态等方面的互动,共同打造中原经济区高端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另一方面,应主动与西部临近省市形成更为紧密的对接,加大向这些区域转移自身淘汰产业的力度,并加强彼此在科技、人才、产业、能源等领域的合作。

(2)拓展河南与国际间的经贸、技术合作。按河南产业发展的需要,引导和鼓励外资对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进行投资。加强跨国际的技术合作,建立国际技术创新联盟,鼓励联盟中拥有高新技术的跨国公司在河南设立研发中心,探索研发成果共享机制。注重跨国际的人才交流合作,鼓励与资助海内外优秀科技人才参与河南重大科技计划、科技工程、学术研究,鼓励与聘请国外专家学者来河南进行授课、学术交流、合作研究。

4.保持规范性协同,确保系统有序度

(1)做到分配规范。在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因各创新子系统和创新主体的利益诉求差异,协同效应是不会自动生成的,这就需要通过有效手段来协调、保障协同创新参与各方的利益,从而实现和谐有效的共赢局面。

(2)做到管理规范。按照构建“一个载体四个体系”的部署要求,重点围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来研究制定创新驱动发展的法律规范,制定出台系列文件,进一步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同时,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一种规范的合作模式和程序,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流程进行建议性指导。

(3)做到经济规范。规范区域融资环境,在拓宽区域内企业的融资渠道的同时,也需注意加强对融资参与者进行管理和规范,坚决杜绝出现诸如个别企业在平台上虚假注册以骗取投资,虚假交易以骗取政策优惠,骗保骗贷等严重扰乱融资秩序,影响科技金融合作平台各参与者彼此信任度的现象。

(4)做到评价规范。规范对地方政府和官员的政绩评价标准,评价地方的发展不再仅仅看经济数据的高低、重大项目的多寡,而是真正从务实、可持续的角度进行判定,如对城市新建重大项目的实用性和性价比进行评估、对当地企业对融资政策满意度的评估等,建立更重实效的产学研评价标准。

课题主持人:张宝强(河南工业大学)

课题参加人:云  剑  孙志明  王晓宇  李建锋  刘  洋  聂慧丽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网络

责任编辑 / 刘钊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自媒体情势下的影响力构建

下一篇:提升我国党政智库知识服务能力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