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县熊寨镇:小蘑菇撑起乡村振兴“致富伞”

    点击量:251

 全媒体记者 马军领 李京帆 通讯员 潘雪玲 武思琦 王雪 张益杰

11月3日,正阳县熊寨镇毛集村的蘑菇种植产业园内,处处涌动着丰收的活力——村民们穿梭在大棚间,指尖翻飞采摘鲜菇,丰收的笑意挂在每个人的脸上。作为远近闻名的“蘑菇村”,毛集村正以这株小小的蘑菇为纽带,串联起村民的致富路,也为乡村振兴注入鲜活动能。

正阳县熊寨镇:小蘑菇撑起乡村振兴“致富伞”

走进产业园,16座整齐划一的大棚格外醒目。这些大棚不仅是蘑菇生长的“温床”,更承载着村民增收的期盼。随着采摘季如约而至,棚内的蘑菇如雨后春笋般从菌棒中冒头,饱满的菇形、鲜嫩的质地,预示着又一轮好收成。这规模化的产业图景,并非一蹴而就——从过去家家户户零散种植,到如今形成标准化、产业化经营模式,毛集村的蘑菇产业实现了质的飞跃。

正阳县熊寨镇:小蘑菇撑起乡村振兴“致富伞”

16座大棚的落地,首先解决了当地村民的就业难题。从蘑菇栽种、日常浇水,到成熟采摘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人力支撑,这为无法外出务工的村民搭建了“家门口的就业平台”,也让大家有了稳定可靠的收入来源。大棚内,一排排菌棒整齐排列,菇农们手法娴熟,轻轻一扭便将整朵蘑菇从菌包上取下,再快速装入筐中,不一会儿,满筐的鲜菇便透着新鲜劲儿,等待发往市场。“昨天漯河刚拉走428筐,今天采摘的是信阳预定的70筐,昨天采得多,今天能采的量已经少些了。”忙碌间隙,种植户张红阳介绍起近期的销售情况。

“这些菌菇棒都是用玉米芯制成的,既环保又划算。”张红阳指着身旁的菌棒补充道,“菌棒要经过装袋、灭菌、接种三道关键工序,才能长出伞状的鲜菇;更省心的是,采完菇的菌棒粉碎后,还能变身为优质有机肥料,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产业发展的红利,直接惠及每一位村民。“自从村里建起蘑菇种植基地,我就没再出门打工了。”正在装筐的毛集村农户笑着说,“在家门口的大棚务工,既能挣钱补贴家用,又能照顾老人孩子,真是一举两得。”

正阳县熊寨镇:小蘑菇撑起乡村振兴“致富伞”

如今,“毛集蘑菇”已成为当地响当当的名片,而这亮眼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当地政府与村民的同心协力。近年来,政府牵头引进优质菌种、推广科学种植技术,还帮助打通市场营销渠道;村民们积极学习、主动参与,从“门外汉”变成“种菇能手”。正是这份双向奔赴,让蘑菇产业的品质和附加值不断提升,也让毛集村的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驻马店广视网

责任编辑 / 马军领 李京帆

审核 / 汤越

终审 / 赵俊峰

上一篇:【有爱,便无“障碍”】轮椅上的暖心“直通车”:司法温度跨过每一道门槛!

下一篇:正阳县召开文艺创作座谈会 共绘文艺繁荣新蓝图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