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被“养生水”收割智商税

    点击量:2892

近年来,随着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注重起了养生,黄芪水、红枣枸杞水等“养生水”在市场上逐渐流行。“养生水”的走红并非偶然,它以“药食同源”为卖点,既迎合了人们追求健康的诉求,又满足了快节奏生活中的即时需求。某外卖平台数据显示,今年6月以来打着“养生水”旗号的饮料订单量大幅增长。但在这看似美好的市场前景下,却隐藏着诸多问题。

有媒体报道,一些商家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夸大“养生水”的产品功效,模糊食品与保健品的概念,通过虚假宣传诱导消费者购买。例如,某品牌的白桦树汁被标榜为“液体黄金”,宣称可以解酒助眠、护肝止咳,但在宣传页面底部却用小字标注“以上内容仅为白桦树汁知识科普,不代表产品成分含量和功效宣称”。这种自相矛盾的宣传方式,无疑是在误导消费者。此外,市面上很多“养生水”都未标明用法和用量,让消费者在饮用时无所适从,即便想适度饮用,也不知道“何时停口”。

要让“养生水”市场规范有序发展,避免其沦为营销噱头,需要多方共同努力。首先,相关部门应明确“养生水”的具体定位,依据成分和功效界定其是普通食品还是保健品,并制定专门的行业标准,明确原料范围、生产工艺、质量安全指标等。同时,及时规范“药食同源”概念的使用,禁止企业利用该概念暗示产品具有治疗作用或超越普通食品范畴的保健功效。此外,还要强化各类保健品广告与标签监管,加大监测与抽查力度,严厉打击虚假宣传等行为,强制要求产品标签清晰标注属性,对宣传语中使用的“药食同源”进行醒目标注或必要提示。

对于企业来说,应秉持诚信经营的理念,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夸大产品功效,不进行虚假宣传。要专注于提升产品质量,以真实的养生效果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消费者也应当理性看待“养生水”的营销概念,不要被营销话术裹挟。要认识到没有取得保健食品备案或注册的“养生水”本质上都是普通食品饮料,不能替代日常饮水,更不具备治疗疾病的功能。在购买时,要仔细查看产品标签和宣传内容,避免上当受骗。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人民法院报

责任编辑 / 詹云清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严打危害粮食安全犯罪 公安机关今年共立案侦办相关案件4800余起

下一篇:演出票退票不能困在“霸王条款”里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