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下买卖网络账号的行为有效吗?

    点击量:1870

某些网络账号经过“养殖”“培育”后会具备“潜在价值”,属于网络保护的虚拟财产。某些用户贪图小利,会将自己的账号转租、出售。另一些人收购账号后,会再次转卖获利。那么,买卖网络账号的行为有效吗?近日,河南省灵宝市人民法院阳平人民法庭就审理了这样一起买卖网络社交平台账号的纠纷。

常某是一名游戏主播,其名下有多个具有优质商业价值的“YY账号”。马某在观看常某直播时,二人相识并加了微信,并通过微信私下完成了两个“YY账号”的交易。2020年,二人再次协商,马某出10000元的价格购买常某名下的一个频道号为2989的“YY账号”。同年8月14日,马某通过支付宝向常某转账10000元,但常某未能按约给付马某该“YY账号”。

经马某多次催促,后常某向马某退款了1000元,剩余9000元至今未退。故马某将常某告上法庭,要求常某退还其剩余钱款。

另查明,注册YY账号时,平台要求用户认真阅读并签署《用户注册协议》,该协议2.7条明确约定:按照法律、政策和平台规则和公告要求,注册用户必须配合完成身份信息实名认证,YY账号仅限于在YY产品拥有或运营的网站及软件上,由注册用户本人使用,禁止赠与、借用、租用、转让及售卖。

法院审理认为,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反公序良俗。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向其他用户转让公众账号使用权的,应当向平台提出申请;平台应当依据前款规定对受让方用户进行认定核验,并公示主体变更信息。案涉的YY平台《用户注册协议》2.7条款明确规定“YY账号”不得赠与、借用、租用、转让及售卖。

马某和常某二人未经YY平台同意,擅自买卖“YY账号”的行为,既违反了《用户注册协议》,又规避了网络实名制规定,导致账号注册人信息与实际使用人信息不一致,扰乱网络安全监管秩序,违反了法律规定。故二人买卖“YY账号”的行为应属无效,法院依法判决:常某返还马某9000元。

法官提醒

买卖账号看似是“你情我愿的交易”,实则潜藏着多重风险,大部分社交性网络账号,包含大量个人信息,擅自买卖网络平台账号的行为,实质上规避了国家关于网络实名制的监管规定,可能给其他市场参与主体或社会公共利益带来负面影响,交易各方或将承担行为无效的法律风险;甚至可能会导致个人信息被非法获取和传播;若买家利用所购账号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原账号注册人可能涉嫌刑事犯罪。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中国法院网

责任编辑 / 詹云清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天上”掉下个花盆,砸伤人谁买单?

下一篇:70岁老太被美发店诱导充值3万元 法院判决:店家应退款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