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售三无药品,被判退一赔十

    点击量:2782

互联网平台为购置药品、食品等提供了便利,若网购到无生产日期、保质期的药品,消费者该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近日,江西省芦溪县人民法院审结一起产品责任纠纷案件,认定商家销售的药品未标明生产日期、有效期、生产批号等属于劣药,判决商家“退一赔十”。

王女士经朋友推荐,得知李某处销售的治疗某种慢性疾病胶囊和片剂效果良好,遂通过朋友添加了李某微信,向其求购该“神药”。双方在微信上谈妥单价后,王女士向李某购买了50瓶胶囊和10瓶药片,约定李某通过快递方式将药品交付王女士。王女士随即将2万元价款转账给李某。

数日后,王女士收到李某邮寄的药品,验货却发现寄送的药品无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药品批准文号等信息,属于典型的“三无”假药、劣药,不敢食用,随即王某在微信上找李某理论,却遭李某拉黑。

王女士认为,李某“知假卖假”,遂起诉至芦溪法院,要求判决李某返还2万元价款,并承担十倍惩罚性赔偿。庭审过程中,王女士提供了患有某种慢性疾病的证据,以及尚存的45瓶胶囊和9瓶药片。

法院经审理认为,药品包装应当按照规定印有或者贴有标签并附有说明书。标签或者说明书应当注明药品的基本信息、生产者与责任人信息、批准与生产管理信息、使用指导、安全警示。未标明或者更改有效期的药品、未注明或者更改产品批号的药品、超过有效期的药品,为禁止生产销售的劣药

李某销售的两种药物由于没有生产日期、有效期、生产批号,应认定为劣药,李某明知是劣药仍然销售,王女士作为消费者因家庭和个人需要购买药物,除请求赔偿损失外,还有权请求生产者经营者支付惩罚性赔偿金,遂依法判决支持了王女士的诉讼请求。

  法官说法

“退一赔十”是针对食品、药品领域设立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具有惩罚、遏制和预防严重不法行为的功能。生产假药、劣药或明知是假药、劣药仍然销售、使用的;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请求赔偿损失外,还可请求支付价款十倍或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但是在食品安全领域,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的除外。

需要注意的是,惩罚性赔偿仅在“生活消费”范围内适用。对于重复购买疑似违规商品、大量购买远超生活所需的某种商品后起诉要求赔偿的行为,因不属于正常“生活消费”,法院对其要求惩罚性赔偿的诉讼请求将不予支持。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中国法院网

责任编辑 / 詹云清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自拆壁画为何反担责?维权也需及时“止损”

下一篇:扣设备抵债反成被告?私力救济须依法而行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