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量:1033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杨益莹
我国每年有超百万人遭遇心梗侵袭,且年轻化趋势明显。
然而,这个威胁生命的急症却常常戴着“面具”出现:约30%~40%的心梗患者并不会出现胸痛,而是表现为牙痛、胃痛、后背痛等症状。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白冬阳提醒大家:认识心梗的“变脸术”,掌握急救口诀,关键时刻能救命。
误区:心梗=胸口疼?30%~40%患者有“伪装症状”
心梗就是胸口疼——很多患者被这个“常识”误导,将心梗的“伪装信号”当成普通疾病处理,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这是大家最容易踩的坑!”白冬阳解释说,心梗的症状分“典型”和“伪装”两种,不能一概而论。
心梗的典型症状包括:胸口像被一头大象死死压住,或是被粗绳子紧紧勒住,那种压迫感、压榨性疼痛会持续20分钟以上,即便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也无法缓解,同时还会伴随冒冷汗、心慌、强烈的濒死感,疼痛甚至可能放射到左肩、后背和脖子。
相比之下,更需要警惕的是那些“藏在暗处”的伪装症状。
临床数据显示,30%~40%的心梗患者不会出现明显胸痛:有人仅仅感觉牙痛、咽痛,以为是上火;有人出现恶心呕吐、后背酸痛,误判为肠胃不适;糖尿病患者因神经感知不敏感,可能只表现为胸闷、气短、浑身乏力;还有人以上腹痛为主要症状,自行买胃药服用,直到症状加重才来就医。“这些不典型症状之所以危险,是因为太容易和常见疾病混淆了。”白冬阳强调,只要出现突发的、持续不缓解的不适症状,尤其是本身有基础疾病或不良生活习惯的人,就要警惕了,这些可能是心脏发出的求救信号。
急救四字诀:静、呼、药、等
对于心梗的急救,白冬阳总结了四个字的急救口诀——“静、呼、药、等”,每一步都至关重要。
第一步“静”。让患者立即停止活动,坐下或躺下休息,千万不要走动、别用力,以减少心肌耗氧。白冬阳分享了一个令人警醒的案例:“我之前遇到过一个患者,突发胸痛后还硬撑着开车去医院,结果半路晕厥,幸好被路人及时发现。很多人就是因为硬撑着去医院,路上病情恶化。”
第二步“呼”。立即拨打120,向接线员清晰说明“疑似心梗”、具体地址、症状持续时长。如果患者有高血压、支架手术史,也要一并告知,方便医院提前准备抢救设备。白冬阳特别强调:“千万不要自己开车去医院!”
第三步“药”。如果患者随身携带硝酸甘油,可以帮助其舌下含服;但如果没备药,不要特意去找药,更不要随意给患者喂食其他药物。
第四步“等”。安静等待救护车到来,其间密切观察患者状况,如果出现意识丧失、心跳停止,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
责任编辑 / 詹云清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骨质增生症状轻微 建议保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