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量:556
全媒体记者 梁翊韬 通信员 黄杰 周甜
2月15日,在经过几个月的治疗,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小林,情绪逐渐平稳,开始学会放松自己,不再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学习中。他也开始尝试与家人和朋友建立更深的情感连接,而不是仅仅通过成绩来获得认可。
此前,在驻马店市青少年心理健康评估中心,一位情绪严重崩溃的高中生小林(化名)来此寻求帮助。在小林的成长历程中,完美主义如同一把双刃剑,既推动他不断追求卓越,又在他心中埋下了一颗自我苛责的种子。这位市重点高中的尖子生,曾是老师与同学眼中的“学霸”,从小到大,他始终保持着班级第一的好成绩,父母和老师的高期望让他习惯了用成绩来证明自己的价值。然而,这种对完美的执着追求,逐渐演变成了情绪的极端波动。
经过一系列的评估,小林的症状被确诊为双相情感障碍。双相障碍是一种以情绪极端波动为特征的精神疾病,患者会在躁狂期和抑郁期之间反复切换。在躁狂期,小林会感到精力充沛,连续几天熬夜刷题、复习,试图通过疯狂的学习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而在抑郁期,他又会陷入深深的自责和绝望,认为无法达到自己的高标准就是失败。这种情绪的极端波动,最终让他身心俱疲,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在治疗过程中,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主任医师贾金鼎帮助小林认识到,完美主义并不是他成功的唯一途径,反而可能是他情绪问题的根源。通过认知行为疗法(CBT),小林逐渐学会了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并重新定义成功的标准。同时,药物治疗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小林稳定了情绪波动。
贾金鼎表示,小林的故事并不是个例。在当今社会,完美主义已经成为许多青少年,尤其是高成就者的“隐形杀手”。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竞争和压力的时代,许多人像小林一样,试图通过不断地努力和成就来证明自己的价值。然而,这种追求完美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深深的不安全感和自我怀疑。心理健康与外在成就并不总是成正比。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更多的努力,而是更多地自我接纳和关爱。
贾金鼎提醒大家,完美并不是幸福的必要条件。相反,过度的完美主义可能会让我们陷入无尽的焦虑和自我否定中。我们需要学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允许自己犯错,允许自己休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享受生活,而不是被生活压垮。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也正在经历类似的困扰,请不要犹豫,及时到驻马店市青少年心理健康评估中心、驻马店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或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科等寻求专业的帮助。(编辑 李宗文)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驻马店广视网
责任编辑 / 李宗文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