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量:121
全媒体记者 梁翊韬
通讯员 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主管技师 王晓军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但许多患者在用药时存在误区,导致疗效不佳或副作用风险增加。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王晓军表示,掌握科学的用药原则,才能有效控压、减少并发症。
一、长期用药不随意中断
高血压需终身管理,多数患者需长期服药。血压稳定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擅自停药可能导致血压反弹,引发脑卒中、心肌梗死等急症。若需调整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减量,切勿自行停药。
二、个体化治疗:选药需“量体裁衣”
不同患者的高血压类型、合并症不同,药物选择需个性化:老年患者优先选择钙通道阻滞剂(CCB,如氨氯地平)或利尿剂;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推荐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依那普利)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如缬沙坦);心率快、冠心病患者更适合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
避免盲目跟风用药,例如别人有效的药未必适合自己。
三、正确服药时间:时机影响疗效
人体血压存在昼夜波动,多数人呈现“晨峰现象”。长效降压药(如氨氯地平)建议晨起空腹服用,以控制清晨血压高峰;部分患者夜间血压高,则需睡前服药。具体时间应遵医嘱,结合动态血压监测调整。
四、警惕药物相互作用
高血压患者常合并其他疾病,需注意药物联用风险: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可能减弱降压药效果;降压药与西柚同服可能增加副作用(如硝苯地平导致心悸)。
用药前务必告知医生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及保健品。
五、定期监测与复查
居家监测血压并记录,就诊时提供数据供医生参考。每3-6个月检查肝肾功能、电解质,评估药物安全性。若出现干咳(ACEI常见副作用)、水肿(CCB可能引起)等不适,及时反馈。
六、科学控压,综合管理
除了用药,还需配合生活方式干预:低盐饮食(每日盐<5克)、规律运动(如快走、游泳)、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研究显示,体重减轻5%-10%可显著降低血压。
王晓军提醒,高血压用药需遵循“长期、个体化、规律”原则,同时结合生活方式调整。切勿轻信“偏方”或自行换药,只有医患协作,才能筑牢心脑健康防线。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驻马店广播电视台
责任编辑 / 梁翊韬
审核 / 朱洵 周梦晓
终审 / 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