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量:40
全媒体记者 梁翊韬
通讯员 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学部药师 付裕
定期体检是守护健康的重要防线,能帮助我们及时察觉身体的细微变化,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学部药师付裕表示,体检前后用药不当,极有可能干扰体检结果,让医生误判病情,甚至延误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为了确保体检的准确性,以下这些药物在体检前后一定要谨慎使用。
一、影响血常规指标的药物
抗生素类:氯霉素、磺胺类药物具有抑制骨髓造血功能的副作用,在体检前使用,可能导致白细胞计数明显减少,使血常规结果呈现异常低值。而当身体真正遭遇细菌感染需要依据白细胞数量判断病情严重程度时,医生就会因这一错误数据而误诊。例如,一位患者本无严重血液系统疾病,只因在体检前服用了氯霉素治疗轻度感染,体检时白细胞数值过低,随后被误诊为血液疾病,经历了一系列不必要的检查,给身心带来极大困扰。
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常用于治疗甲亢。这类药物可能引起白细胞减少,尤其是在用药初期或剂量调整阶段。若在体检前未告知医生用药情况,白细胞的异常结果易误导医生对患者整体健康状况的评估,掩盖了可能存在的其他血液问题或干扰对甲亢治疗效果的判断。
二、干扰生化指标的药物
降压药:部分降压药,如氢氯噻嗪,属于利尿剂,长期或大量使用会导致血钾降低。体检时若进行生化检查,低钾血症的结果可能被误认作是其他疾病引发,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可能因此接受不必要的进一步检查,徒增医疗费用与心理负担。而且,低钾血症还会影响心脏功能,引发心律失常等问题,若因用药不当未被及时纠正,甚至危及生命。
降糖药:胰岛素、格列本脲等降糖药若使用不当,在体检前使血糖降得过低,可能出现低血糖症状,如心慌、手抖、出汗。此时体检,不仅患者身体难受难以配合检查,血糖数值也不能反映真实的日常血糖控制水平,不利于医生了解糖尿病治疗效果,调整后续用药方案。另外,二甲双胍可能影响肝功能、肾功能指标,长期服用后在体检时若出现转氨酶、肌酐轻度升高,需要谨慎判断是药物副作用还是肝脏、肾脏本身的病变。
三、影响尿常规结果的药物
维生素C:大量服用维生素C后进行尿常规检查,维生素C会干扰尿糖、尿潜血、尿胆红素等多项指标的检测。它具有强还原性,可使班氏试剂还原,导致尿糖假阴性结果,让隐匿的糖尿病漏诊;还能与尿液中的血红蛋白发生反应,使尿潜血呈假阴性,掩盖泌尿系统潜在的出血问题,延误疾病诊治。比如,一位患者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C补充剂,体检时尿常规本应提示轻微尿潜血,却因维生素C干扰未被检出,直到后来出现肉眼血尿才发现泌尿系统结石,错过了早期治疗时机。
庆大霉素:作为一种常用抗生素,庆大霉素具有肾毒性,用药后可能损伤肾小管,导致蛋白尿、管型尿。若在体检前短期内使用,尿常规出现异常,医生难以判断是药物所致暂时性肾损伤还是患者本身存在肾脏疾病,需进一步排查,耗费时间与精力,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担忧。
付裕提醒,体检前后,用药务必谨慎。在体检前,要详细告知医生近期所用药物,包括非处方药、保健品等;医生也应主动询问患者用药史,综合考虑药物对体检结果的影响,给出合理的体检建议与用药调整方案。只有这样,才能让体检结果真实可靠,为健康评估提供坚实依据,守护好每一个人的健康之路。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驻马店广播电视台
责任编辑 / 梁翊韬
审核 / 朱洵 周梦晓
终审 / 孟继恩
上一篇:这些药物不能和酒一起“享用”
下一篇:揭秘泌尿系统的“隐形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