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量:49
全媒体记者 梁翊韬 通讯员 邢小宝
近日,63岁的患者李先生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头懵、胸闷气促等症状,来到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寻求治疗,经完善相关检查及询问病史后诊断为:睡眠呼吸暂停、2型糖尿病伴多个并发症、高血压三级、大脑动脉狭窄脑梗死。遂送入医院重症医学科进行治疗。
入科时,李先生出现昏迷、口唇发绀、浑身抽搐等症状,经过紧急的抢救后,李先生抽搐症状缓解、意识逐渐清醒,但仍有轻微呼吸不畅、口唇发绀等症状,睡眠时伴呼吸暂停,于是继续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等对症治疗。
在重症医学科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和细心照顾下,李先生积极配合治疗,按时佩戴无创呼吸机,经过四天的无创呼吸机治疗后,李先生胸闷气促较前好转,呼吸平稳、口唇不绀,现已康复出院。
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表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指患者每晚睡眠过程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次数每小时出现5次以上,或7小时睡眠过程中超过30次并伴有嗜睡等临床症状呼吸暂停发生后,呼吸气流中断,令患者在睡眠中处于缺氧的状态,睡眠中反复憋醒。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科学管理与干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调整生活方式体重管理:减重5%-10%可显著改善症状;
睡眠姿势:避免仰卧,尝试侧卧位(使用侧睡枕);
健康习惯:戒烟限酒,睡前3小时不进食,停用可能抑制呼吸的药物。
2.医学干预
器械治疗:佩戴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撑开气道,改善氧合;
口腔矫治器:适用于轻度患者,通过调整下颌位置扩大气道;
手术治疗:针对扁桃体肥大、鼻中隔偏曲等结构性问题,需评估手术指征;
药物辅助:部分中枢性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呼吸兴奋药物。
3.定期监测与随访
诊断检查:通过多导睡眠监测(PSG)明确病情;
长期管理:遵医嘱定期复查,调整治疗方案;
紧急情况:出现夜间憋醒、胸痛、意识模糊等症状,立即就医。
医生提醒,打呼噜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大多数人对此司空见惯,甚至把它看成睡得香的表现,但其实不然。轻度的鼾声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而睡眠中伴有呼吸暂停的鼾症,可导致不同程度缺氧,时间久了,会引起人体内激素分泌功能紊乱,从而造成多系统及组织器官的损害。因此,睡眠伴呼吸暂停不可忽视,若出现相关症状,或属于高危人群,请及时前往医院就诊。从今夜开始,重视每一次呼吸,守护生命健康。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驻马店广播电视台
责任编辑 / 梁翊韬
审核 / 朱洵 周梦晓
终审 / 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