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量:13006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摘自党的二十大报告
核心提示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系统化一体化统筹部署,体现了三者相辅相成、协同发力、强劲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把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作为“一号战略”,努力建设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探索一条从科技强、人才强到经济强、区域强的新路径。古老厚重的中原大省,正向活力迸发的新河南进发。
连日来,本报记者走进实验室、探访产业园,蹲点企业车间、调研高校改革,在激昂奋进的春日奏鸣曲中,见证创新成效,记录河南之变。
河南省科学院龙子湖院区已入驻中原科技城。本报资料图片
河南尚泰科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王晨辉在实验室内进行着紧张的工作。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徐聪摄
鲲鹏小镇是中原科技城的重要拓展区,也是郑州市32个城市核心板块之一。 河南日报记者聂冬晗摄
大事记
●2021年6月11日
省委常委会会议上首次提出“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努力打造全国创新高地”的远大目标
●2021年7月17日
嵩山实验室正式揭牌,河南10家省实验室体系建设启动
●2021年9月22日
省科技创新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
●2021年10月16日
河南首批省产业研究院和中试基地揭牌,全力建好科技创新链条“关键环”
●2021年10月26日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全面实施“十大战略”,并将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放在“十大战略”之首
●2021年12月28日
重建重振河南省科学院揭牌仪式在郑州举行,标志着河南科研新“航母”正式起航
●2022年3月17日
我省谋划建设的首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短超强激光实验装置项目在郑州市开工
●2022年3月31日
豫东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揭牌,为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搭建平台、提供支撑
●2022年4月29日
全省教育科技创新大会暨人才工作会议隆重召开,对河南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加快建设国家创新高地进行全面动员部署
●2022年9月1日
《河南省科学院发展促进条例》正式施行,为一家科研单位小切口“量身打造”立法保障,这在我国尚属首例
●2022年9月22日
河南首批12家创新联合体正式亮相
●2023年1月10日
统计显示2022年我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025亿元,同比增长68%,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
文字整理/尹江勇
勇攀科技高峰 勇挑创新大梁
冯军福
季春时节,记者走进高校实验室,来到灌区试验田,感受中原大地蓬勃的创新气息。
采访中,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冯峰博士的一席话,令人印象深刻。她说,创新路上,最难的不是起步,而是突破瓶颈。
这是肺腑之言。一个地方、一个企业,要突破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
根据科技部发布的《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0》,当年我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居全国第17位,科技活动投入强度、科技活动产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嵩山实验室成立之前,河南还没有一家省实验室;高等教育方面,博士学位授权高校仅有9所,博士研究生招生数仅占全国的0.93%。这些,都与经济大省、人口大省的地位不相匹配。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河南科技创新总体必须平洼地、攀高峰。
2021年,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将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置于“十大战略”之首,提出建设国家创新高地、打造全国重要人才中心的战略目标,全力奏响河南创新的主旋律、最强音。
100天,嵩山、神农种业、黄河三大省级实验室相继挂牌运行,一流创新平台建设蹄疾步稳;176天,从提出重建重振到举行揭牌仪式,河南省科学院这艘科研“新航母”扬帆起航;1年突破1100亿元,全省研发经费投入不断加大,“十四五”期间研发经费年均增速由12%调整为17%……一个个项目,一组组数字,一项项成果,见证了河南推动创新的决心意志,刷新着中部大省创新能力的新高度。
如今,放眼中原大地,河南省科学院龙头带动,省实验室异军突起,中试基地加速布局,高新企业势头强劲,创新驱动潮涌中原。
迈向高质量发展,我们依旧面临许多“卡脖子”和“瓶颈”问题,我们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很好地适应高质量发展需要,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必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撑,让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相互促进,发挥“1+1+1>3”的功效。
如何发挥教育、科技、人才战略支撑系统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明了方向: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没有科教发展和人才集聚,河南就不可能建成真正的国家创新高地、重要人才中心。要集聚一流人才,打造一流平台,产出一流成果,以大师之优、科研之强、成果之丰,做强郑大、河大“双航母”,让更多高校、学科跻身“双一流”行列,推动河南高等教育起高峰。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器。要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决不能满足于“追尾巴”“照镜子”。习惯于“追尾巴”就容易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一味“照镜子”就如同照葫芦画瓢,没有自己的创新。要善于在无人区、交叉点静心“种好自己的树”,而不是只摘“别人树上剩下的果子”。
人才是第一资源。要坚持引育并举、刚柔结合、以人为本,完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营造“热带雨林式”生态环境,努力打造人才汇聚新高地、人才创业优选地、人才活力迸发地。
创新基础打下,创新理念风行,创新生态优化,我们有信心有能力让“第一动力”在中原大地更加汹涌澎湃。
用创新解锁“舌尖上的河南”
河南日报记者 尹江勇
除夕夜的水饺,元宵节的汤圆,端午节的粽子……一道道特色美食,升腾着浓浓的烟火气,也承载着传统文化的底蕴。
3月31日,记者探访了位于郑州的思念食品有限公司总部。走过琳琅满目的产品台,参观繁忙的自动化生产线,从企业负责人讲述的一个个特色品牌小故事中,记者深切感受到科技创新正在为这家河南本土知名企业注入澎湃的发展活力。
一只粽子,如何包出智能制造的高效率?
端午将近,思念生产流水线上的主角是一只只翠绿的真空粽。与往年不同的是,一位位裹粽师的手边少了电子秤和糯米盆,每条生产线上则多了一台“智能粽子自动化注米机”,在省去了注米、称量环节后,裹粽师的生产效率提升了30%左右。
“所有传统食品里,粽子有棱有角,是最难进行自动化加工的一种食品。”思念食品负责人宋会玲告诉记者,在省重大科技专项“速冻粽子自动化制造及工艺优化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支持下,思念食品取得了实质性突破,通过重点装备研发,在称量、包装等生产环节实现了自动化,建立了粽子生产的技术工艺新规范。
一粒汤圆,如何实现绿色制造的低能耗?
“速冻汤圆作为速冻主食的主要产品,产量占30%以上。”宋会玲介绍,以往的制作工艺采用将糯米加水浸泡、磨浆、压滤脱水、烘干脱水、再加水调粉等流程,造成大量的废水排放、能源消耗和风味物质、营养物质的损失。
针对这些制约汤圆生产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思念食品通过承担省重大科技专项“速冻主食绿色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智能制造产业化示范”,攻克了绿色制造湿法汤圆工艺优化及品质提升等关键技术,将干法制作向湿法制作转化,加工总能耗降低30%左右,污水排放量减少约40%,有效实现了行业技术升级。
一棵荠菜,如何拓展“延链、强链”的新格局?
荠菜在乡野风味中有重要“地位”,思念食品等企业相继推出的荠菜馅饺子受到了市场的青睐,也带动我省虞城县成为中国最大的荠菜生产基地,逐步形成了年产值超过50亿元的完整产业链。2018年,“虞城荠菜”通过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
“类似的例子还有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当地的康华食品通过我们的一个扶贫项目开始种粽叶,现在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粽叶供应商。”宋会玲告诉记者,通过产业链合作、供应链带动、建立速冻调理食品科技创新战略联盟等形式,思念食品不断做优做强产业链条,截至目前已衔接上下游约4000家合作企业和商家。
一包预制菜,如何带出“换道领跑”的新气象?
“近几年,我们的预制菜板块有明显的增长。”宋会玲说,思念食品密切关注消费市场新趋势,不断探索预制菜、休闲食品、现包现制食品等商业新形态,在速冻食品“主赛道”之外积极开辟“新赛道”,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每一条“新赛道”的成功,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强力支撑。“2022年全集团的销售收入为51.9亿元,其中研发费用超1亿元。”宋会玲介绍,思念食品目前建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速冻米面制品专业研发技术中心等一流食品创新研发平台,不仅连续攻克了速冻食品品质提升、节能降耗、智能制造等一系列重大关键共性技术,还参与起草国家、行业标准12项。
“实践证明,只有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才能显著提高我们的核心竞争力,生产出更多受消费者喜爱的美味食品,加快推进速冻食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宋会玲说。
相关链接
2022年,全省研发经费突破11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52%;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1025亿元,同比增长68%,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突破1万家、2.2万家,同比分别增长29.6%、45.3%;新增国家级孵化载体28家,总数达到141家,在国家孵化器考核中,优秀评价率位居全国第2位。
让更多“红苹果”挂满枝头
河南日报记者 师喆
“最近我会频繁到河南来,尽快完成‘入圈’工作,让河南成为发展钠离子电池的一片热土。”3月31日,深圳珈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曹余良在高铁上,仍记挂着“入圈”的事儿。
令他热切期待加入的,是环省科学院创新生态圈。半个月前,环省科学院创新生态圈建设暨“人才强院年”启航仪式上,曹余良与数十家企业一起,与省科学院、中原科技城完成了入驻签约。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但我国锂资源储备并不丰富,对外依存度正逐年增加。“无资源限制、成本更低的钠电可以更好地平衡和补充锂电,在新能源储能领域发力。”作为国内外最早研究钠离子电池的研究者之一,曹余良具有10余年钠离子电池材料与技术的沉淀。在他看来,2023年将会是钠离子电池落地元年,选择在此时入驻中原科技城,正是想在河南进行钠离子电池的研发和生产。
“河南交通便利,新能源发展势头强劲,这些都构成了发展钠离子电池的优势。”曹余良说,除了“天时”“地利”,吸引他成为首批签约企业的更重要原因,在于“人和”。
过去,科研机构、企业、地方政府三者之间,往往存在一些“看不见”“难打破”的堵点。
很多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就像“青苹果”,好看不好吃,只能束之高阁;企业希望得到能产生更多经济效益的“红苹果”,苦于没有途径;而对政府来说,三五个“红苹果”可不够,想要形成产业,种出“苹果树”,却又时常有心无力。
从“青苹果”到“红苹果”再到“苹果树”,这个过程并不容易。环省科学院创新生态圈的建设正当其时,令不少科创界人士耳目一新,也吸引了不少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前来合作。
“建设环省科学院创新生态圈,就是要发挥省科学院全省科学技术高地作用,依托特色研究机构,强化技术输出、创新策源功能,通过技术研发、项目攻关、人才引育、平台共建等形式为企业发展赋能,集聚引导企业环绕在省科学院周围,在河南布局建设,打造特色产业集群。”中国科学院院士、省科学院院长徐红星表示,要把省科学院建设成开放、协作、共享、服务的大平台,打造一种企业出题、科学院答题、地方政府支持的创新生态圈模式。
这种以省科学院为核心,地方政府提供政策、金融、要素、服务等支持,通过产出原创性科技成果或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攻关,解决“卡脖子”难题,实现产业化的生态圈模式,犹如一道桥梁,在科研和产业间徐徐展开,将二者密切结合在一起。
作为河南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的“一号工程”“关键一子”,重建重振一年多来,省科学院在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引育、平台建设、对外合作等方面不断迈出坚实步伐。
未来,如何建设好环省科学院创新生态圈,助力河南科研跑出“加速度”,让更多“红苹果”挂满枝头?
“首先是做好产业支撑。”徐红星表示,要发挥省科学院科研力量的作用,支撑核心企业、带动关联企业、形成产业链条,在中原科技城布局落地光电芯片、量子技术、半导体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优质企业,大力培育科创产业集群。
“建设创新平台也是重点工作之一。我们希望通过引力波天文台等建设,争取进入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行列,打造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高地和战略科技力量。”徐红星表示,还要充分激发资本要素活力,使金融真正服务好科技创新,并加快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发展,构建科技成果供需结合的完整链条。
相关链接
重建重振以来,河南省科学院创新生态圈越来越大。人才引育和生态营造成效明显,10余位院士正陆续签约,担任省科学院的战略科学家和首席科学家,20多位国家级人才签约成为省科学院首席科学家和特聘研究员;组织体系与平台建设高效推进,相继组建数学、物理、化学、材料、集成电路研究所等新研发机构,与地方政府共建河南省科学院鹤壁分院、南阳光电研究所等研发机构;对外合作与开放融合亮点纷呈,与哈尔滨工业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高校就研究生培养、共建创新中心、高端人才互聘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从0到 1.未来可期无穷大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骏
在郑州航空港南部,矗立着一座外形类似DNA双螺旋结构的独特建筑。这里就是我省目前在建的最大规模的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研发和生产创新创业基地——郑州临空生物医药园。
从2018年12月开园至今,郑州临空生物医药园入驻企业已达53家,投产企业39家,累计培育规上企业8家、高新技术企业14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1家,引进各类专业人才1200余人。
生物药行业是典型的“三高”行业——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新药研发流程漫长、环节复杂、投入巨大,但如果获准上市进行批量生产,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往往也会呈现数十倍乃至上百倍的扩增效应。
2017年5月,郑州临空生物医药园正式开工建设,以“生产型研发”为突破口,构筑了具有特色的VICP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体系。
V,代表着风险投资(VentureCapital)。郑州临空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创新药的研发可谓“九死一生”,没有前期的资金支持,创新药的研发便无从谈起。
为支持优质项目落地,郑州临空生物医药园通过与国内一线专业基金合作,构建了从“天使轮”起步至后期IPO完整市场化的投资体系。
目前,园区参与设立的郑州航空港区首只生物医药产业专项基金,规模3亿元,已经投资鸿运华宁、新领先等入园企业。同时,园区正积极参与筹备组建第二只专业化市场化基金,高效整合创新成果、产业转化和资本团队,为新药项目成果转化提供资金和技术等一揽子服务。
I,代表知识产权(IntellectualProperty),以汇聚创新资源、加快创新转化目标,重点在产业孵化。
作为河南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河南省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郑州临空生物医药园针对不同发展阶段,个性化系统化定制政策申报方案,参与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成长与发展。
截至目前,园区已辅导入驻企业获得各类政策奖补资金2000余万元。2019年至2021年,园区连续3年辅导入驻企业获得郑创汇年度总决赛冠军;2022年园区辅导入驻企业获得“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优秀企业”等。
C,是园区CXO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的简称,是“VICP”完整链条中最重要的一环。
为确保入园企业享受到全产业链条的配套服务,园区耗资7.5亿元打造了CXO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
以其中的“大分子CDMO平台”为例,它是创新药从概念到成品的重要试验平台。“这个平台可以减轻生物医药企业重资产投入,园区还为使用这个平台的企业提供补贴。”作为“大分子CDMO平台”的运营方,郑州创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勇介绍。
“大分子CDMO平台”已承接了鸿运华宁、郑州晟斯等国内外企业的订单,累计金额超3亿元。
P,是园区“Park”的简称。作为一个为生物医药企业量身打造的产业园区,运营方为企业配备了包含双回路电、蒸汽站、污水处理站、危险品库房、专属物流等完整产业配套体系。此外,专家公寓、餐饮中心、健身中心等配套设施均一应俱全。
“对于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最艰难的就是‘从0到1’的起步。筑巢引凤,我们的基础服务平台已搭建完成,随着产业集聚效应的增强,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生物医药企业来此投资兴业,共创未来。”该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未来3年,以郑州临空生物医药园为核心,打造集中连片的千亩产业园区,涵盖双创型园区、产业化基地、配套产业园三种类型,通过多元化发展,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相关链接
近年来,以生物医药、创新药研发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在河南快速发展。“十四五”期间,我省把项目建设作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牛鼻子”,建立涵盖亿元以上重点项目1000个、总投资1万亿元的重大项目库。
目前我省已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7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28家,涌现出30个“单项冠军”。“十四五”期间,我省力争每年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10000家、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0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家。
2022年
全省研发经费突破1100亿元
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52%
全省创新指数在全国排名第17位
比2021年提升2位
全年财政科技支出411.09亿元
同比增长17.1%
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万家
同比增长29.6%
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2.2万家
同比增长45.3%
信阳、许昌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总数达到9家,位居全国第5
2022年
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1025亿元
同比增长68%
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
郑州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509.24亿元
占全省的49.7%
洛阳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34.8%
南阳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181%
数据整理/尹江勇
制图/党瑶
策划:河南日报社编委会
统筹:张学文
执行:万川明 柯杨 任国战 屈芳 张培君 朱琨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大河网-河南日报
责任编辑 / 刘洁琼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从实物工作量看“十大战略”调研行丨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 创新驱动 中原澎湃发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