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汝宁卫所与世官

    点击量:847

 全媒体记者 赵新春

元明清汝宁府为唐宋蔡州。元至正三十年,河南江北行省平章伯颜以“蔡州去汴梁地远,凡事稽误,宜升散府”而升为府,领汝阳、上蔡、西平、确山、遂平五县和息、颍、信阳、光四州。朱元璋占有汝宁后,在洪武四年裁减汝宁府辖信阳、光、息三州和固始、光山、罗山、沈邱四县,割颍州太和县属凤阳府,省真阳入汝阳。七年,增入信阳州罗山县,属河南布政使司。十年降信阳为县。十四年,复增光州、固始、光山、息县。十五年,分置汝南道。成化十一年复升信阳县为州,析固始县地置商城县。弘治十八年析汝阳县地置真阳县。至此,明汝宁府领州二:光州、信阳州;县十二:汝阳、上蔡、新蔡、西平、遂平、确山、真阳、光山、固始、息县、商城、罗山。

为保障这片土地安宁,朱元璋在洪武元年三月庚寅,置汝宁卫,辖前、后、中、左、右五个千户所。汝宁府城于明洪武六年重建,周围五里三十步,高二丈八尺,广如之。池深一丈二尺,阔二丈,有西、东、南三门。为了满足汝宁卫需求,八年又拓为九里三十步,高如故,益以北门,建警铺三十六,水门二。同年五月丙辰,朱元璋为了表示关心,赐汝宁卫5600名军士战衣各一领,钞一锭,棉花二斤。

根据洪武二十五年(1392)制定的卫所官制,与全国其他卫所一样,汝宁卫设正三品指挥使1员,从三品指挥同知2员,正四品指挥佥事4员,从五品卫镇抚2员。下属五个千户所每所各有正五品千户1员,从五品副千户2员,正六品百户10员,从六品镇抚2员。其下百户所则有从六品试百户、正七品总旗、从七品小旗等职。所有武职与兵丁历代世袭,不世袭的作备胎,称舍余或军余。不知是汝宁卫设置时官制本不完备,还是朱棣在永乐七年五月丁丑改汝宁卫为汝宁千户所时,汝宁卫官员底册有所佚失,现在能够查到的汝宁卫所官员并不多。

作为汝宁卫“一卫之长”的卫指挥使,可以查证的有两位。一是乾隆《福建通志•人物志》记载的归化人孙正通。他洪武初从李文忠征剿,屡建奇功,授河南汝宁卫指挥使。后来奉命削平宁阳,敕建都督府第镇守这个地方,卒于官。另一位是嘉庆《丹徒县志•选举四•封荫》记载的丹徒人茅允之子茅彝,因事由汝宁卫指挥使降袭镇江卫右所千户。

指挥使以下的汝宁卫佐官指挥同知,不知是当时没有设置,或是其他原因,目前鲜少见到。卫所官秩第三的汝宁卫指挥佥事,记录在《明太祖实录》里的有四位,即洪武元年三月庚寅,置汝宁卫,以刘成、杨威为指挥佥事;洪武七年九月,“率师出古北口防秋,卒遇胡寇,力战以死”的汝宁卫指挥佥事冯俊;洪武十年春正月戊辰,为追思高阳郡公耿再成,朱元璋升除耿再成的哥哥耿琰为汝宁卫指挥佥事。除此之外,明人何乔远《闽书》称福州右卫世袭指挥佥事、合肥人李澍,“其先李胜,洪武间以功升汝宁卫佥事”。

汝宁卫有五个千户所,通常来说正千户就是掌管印信的所长官,至少在五个以上,但汝宁卫千户可以查知的只有三位。光绪《重修曲阳志》卷十三《金石录第一下•明敕祀北岳碑》有:是年(洪武二年)二月十九日,内藏库副使臣魏士举谨记。后题有守御官资善大夫中书左丞兼太子副詹事赵庸、汝宁卫管军千户刘桂等。此外,万历《汝南志》列妇传中有申氏,说她的父亲申达,在永乐十三年任汝宁知府,与汝宁卫千户郭升友善,便把女儿许配给了其子郭瑛。而从明万历年间留下的汝宁守御千户所武官名单看,这两位可能一直留在了汝宁,其中郭瑛之子汝宁所千户郭应、直隶指挥郭俊、舍余郭贺,千户刘汉英和明末汝宁城破殒身的千户刘懋勋(袭父必显职)可能是他们的后代。另外一位是何景明《何大复先生集》中《诰封太淑人倪氏墓志铭》中提到的倪氏的父亲汝宁守御千户倪成。此外,顺治《汝阳县志》卷九《贞烈》提到的宜人邹氏的丈夫、千户倪贵和长成袭千户的儿子倪诚,以及何显祖《汝宁府志》记载的汝宁所副千户倪芝,都是这个家族不同阶段的世袭者。

明朝各卫有镇抚司,下设从五品卫镇抚二人,掌本卫军士之事。明朝《武职选薄》记录有袭职汝宁卫镇抚,领囚军去营州中屯卫的张礼的家世:“洪武二十五年六月,张礼系汝宁卫故世袭卫镇抚张义亲弟。有父任所镇抚,征南病故。兄袭职,升卫镇抚。为事受脏(赃),犯该绞罪,割耳鼻,髡发,在监病故,别无儿男。家小见拟应天府关支半俸。先告,钦送后府领囚军小兴州屯种。今告冠带。本部议拟本人兄系受脏(赃),割耳鼻,髡发,监故,人数难同其余为事故官儿男一概冠带。引至御前,钦依他兄自不才,已死了。他父立功在前,征南病故,还着他袭做世袭卫镇抚,领囚军去营州中屯卫。”

卫镇抚可以由副千户任,而汝宁卫副千户目前可以查证的有三位。一位是杨荣《文敏集•故明威将军建宁右卫指挥佥事赠昭勇将军福建行都司都指挥佥事徐公墓碑》的墓主人徐义。碑称他在“洪武元年,授昭信校尉、江阴卫百户。三年,升武略将军、汝宁卫副千户,从信国公克瞿塘,进取西蜀。”另一位是康熙《六合县志》提到的陆得山:“陆得山,东三图人,升河南汝宁卫副千户。得荣袭升济阳卫正干户”。还有一位是明《武职选薄》记录的醴陵县人潘贵。潘贵旧名保儿。他的父亲潘五在癸卯年从军,身故,潘贵代役。在洪武三十三年参与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先后在白沟河、济南战役中立功,升小旗;在西水寨战役中升总旗。三十五年平定京师,升汝宁卫左所百户。永乐二年钦与世袭。汝宁卫改为守御千户所,他留在了汝宁。永乐十九年九月老疾告替,嫡次男潘亮替职。潘亮病故,无子,弟弟潘广在永乐二十一年袭世袭百户职。广故,嫡长男潘顺在正统十一年四月袭。潘顺随明英宗朱祁镇北征未回,子潘景年仅六岁,由叔叔潘荣借袭。潘景成年后,续袭祖职,立功升副千户。身故,嫡长男潘英弘治十四年四月袭汝宁守御千户所副千户,调燕山前卫左所副千户,离开了汝宁府。

汝宁卫百户也是世官,历代世袭,散见于各地方志中。有乾隆《福建通志•职官三》提到的镇东卫中所镇抚、丹阳人王双伍,“洪武末,以功升汝宁卫百户。后王恕调镇东卫中所镇抚,世袭”。

崇祯《汀州府志》里的伍一贯,“授汝宁卫百户”,“郑友善,初编管汝宁卫,洪武间以功授本卫百户,后迁叙南卫千户。郑友信袭改开平卫”。乾隆《桃源县志•人物志》中的朱铭,“洪武元年以军功授汝宁卫百户,历升辽东前卫左千户,没于王事。”康熙《婺源县志•材武》记载的叶兆安,“四十六都人,直隶汝宁卫百户。”和乾隆《新野县志》中的“赵得,汝宁卫百户”。

随着燕王朱棣取得靖难之役胜利,他通过限制诸王势力,逐步稳定了大局,大明内部局势也稳定了下来。对一些几无战事的卫所进行裁并,已放到了他的案头。永乐六年七月己卯,他调汝宁卫一千人驻德州。七年五月丁丑,改升宿州千户所为宿州卫,调汝宁卫调前、后、中、右四所官军益宿州,改汝宁卫左所为汝宁千户所,汝宁卫完成历史使命,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万历《汝南志》记载:“汝宁守御千户所军共一千五百四十六名。以七百四十四名入卫京师,谓之春班,领以百户一员。其八百二名及舍余军余若干名,听守备官时加操练,用备不虞。又有守城、屯田、巡捕、打造等军,其数有差。马则五十二匹,解京盔甲、弓箭、腰刀各四十副。”

嘉庆《汝宁府志》载录的汝阳县万历朝武秩中,除钟时是崇王妃钟氏之父,为虚衔兵马指诨;万民英原系陈州卫百户,万历二十年因战功升任汝宁守备指挥。见万历《汝南志》有万民英传。其他人,如守备指挥杨墨璧、掌印指挥郭绳武、千户任性善、千户刘汉英、千户李遇春、纳级千户王请缨、直隶指挥郭俊、掌印副千户张治化、进阶指挥副千户倪芝以及百户胡柱、姚夔、叶靖国(康熙《东安县志》:叶靖国,河南汝宁所千户,历陞东山参将,万历三十八年任)、袁忠济、李衍庆、汪祖武则是汝宁守御千户所的世官。其中的王请缨是西平进士王诰的孙子,抗倭将领、曹家路参将王胤柏(王诰三子)子,荫补汝宁所世袭百户王胤鲁(王诰长子)的侄子,与胤鲁子刘家营参将王请大同辈。其后王诰家族的王家震、王象震、王恭、王清泰俱袭汝宁所千户。由于他们中有的在外地任职,世袭汝宁千户所千户,只是方便他们领取俸禄,并不在汝宁千户所做事。此外,顺治《汝阳县志》卷九《贞节》有“淑人范氏,伍臣妻,年二十二,抚子汝忠嗣百户”。伍汝忠亦为汝宁守御千户所百户。

不见于本地方志的汝宁守御千户所百户还有《武职选薄》中,在第六辈陈端由汝宁所调至燕山前卫右所的通城人、陈友家族。其在汝宁的祖系传承为:一辈陈友,二辈陈刚(陈友侄。永乐十七年五月袭),三辈陈贵(陈刚弟。宣德二年五月袭),四辈陈才(陈贵弟。侄年幼,借职),五辈陈祥(陈贵嫡长男。天顺七年袭),六辈陈端(陈祥嫡长男。成化十四年二月袭,后调燕山前卫左所)。明《胶州志》卷七表六《明职官》也记录有一位汝宁守御千户所百户魏成,“原籍直隸華亭縣,隨父旺從軍有功,授汝寧百户。宣德三年調本所(胶州守御千户所)百户。卒,子興襲”。乾隆《新蔡县志》记录本县徐景星,在隆庆、万历朝征倭,历升游击将军,世袭汝宁守御所千户,累官辽东副帅,在外任职。

留在汝宁的卫所世官在崇祯十五年李自成军攻打汝宁城时,分城固守,比陷,皆力战死,在四库《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留有他们的名字:汝宁守御所千户刘懋勋、杨绍祖、袁永基及(仲)子世胤,百户叶荣荫、张承德、李衍寿、阎(一作关)忠国。由于长时间生活在汝宁,已经融为汝阳县人,今汝南县人。

明朝汝宁千户所也出过不少文士。进士熊勉学、冯善、石槚、费必兴,举人石汉、熊选、石楠,杭州钞关北关南京户部分司主事魏谧、定州知州陈瓘、山东东明县训导杨鳌、扶风教谕石昂都是汝宁守御千户所人。(编辑 孔荣荣)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驻马店广视网

责任编辑 / 孔荣荣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古人的洗手之道

下一篇:返回文旅列表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