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里的新茶事——茶产业多元发展观察

    点击量:716

春日茶园绿意浓。记者近日走访重庆、河南、安徽、云南等地发现,风景秀丽的茶园正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踏青目的地,人们购买创意十足的茶产品,置身新颖的品茶场景,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茶文化,这些茶园里的新茶事不断推动茶产业多元发展。

茶旅融合:茶园变公园

春茶采摘时,也是郊游踏青时。站在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文新茶园的观景平台上,一幅充满生机的春日茶园图映入眼帘:茶农们腰挎竹篓,摘取清香的嫩叶;游客们按下快门,捕捉春天的美好。

“你看茶山多美,满眼青绿,它不仅有经济价值,还有生态价值,茶旅融合发展是提升公司品牌价值的重要途径。”信阳市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文新说,去年文新茶园游客数约30万人次,期待今年突破50万人次。

茶园里的新茶事——茶产业多元发展观察

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文新茶园的茶农在采茶。(受访者供图)

茶园变公园、茶区变景区、茶山变金山。在云南省勐海县格朗和哈尼族乡南糯山村,不少古茶树吐露嫩芽。依托秀美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哈尼族风情,当地以茶为主题打造观光游、研学游,盘活农村闲置房屋,培育了10余家民宿和23家农家乐,带动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产业升级。

通过茶旅融合,“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的美好画卷在更多茶产区铺开。重庆市永川区依托茶园风景,推出茶主题品牌节会,从茶旅文化节到斗茶大会,吸引消费者走进茶园。目前永川区茶叶种植面积达11.15万亩,茶产业年产值约11.1亿元。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打造六安西茶谷主题公园,大力发展制茶品、观茶艺、听茶人说茶事等茶园旅游,越来越多农家乐挂起“茶体验”的招牌。

“可以期待,大别山将成为一座茶叶‘主题公园’,让茶业更好成为大别山区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绿色产业和特色产业。”金寨县农业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卢万红说。

多元跨界:做活“茶业+”

茶,不仅是一片叶子、一口清香,还可以变身各种创新产品,打造不同消费场景。近年来,各地不断探索“茶业+”多业态发展,让茶产业释放出更多发展动能。

在重庆永川,新式茶饮、茶食品、茶日化用品和茶功能性产品等茶叶衍生品被不断开发出来,茶叶资源综合利用率不断提高。永川秀芽啤酒、茶水豆花、茶系列护肤品……茶产品正走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永川秀芽啤酒将清新的茶叶香与小麦精酿啤酒丰富的麦芽果酯香融合,深受消费者喜爱,年销量可达200吨。”重庆市玉琳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茶园里的新茶事——茶产业多元发展观察

4月2日,第二届“永川秀芽杯”川渝合作泸永江产业带采茶大赛上,选手在重庆市永川区永荣镇白云寺村乡村振兴就业园茶叶采摘区采茶。新华社记者王全超 摄

信阳市市级茶艺非遗传承人杨静将茶产品创新融入非遗的传承与发扬。经常在茶山茶园茶室组织茶会活动的她,邀请年轻人体验茶香茶韵、学习茶艺,并一起开发茶叶的多种玩法,比如把鲜茶叶制进凉粉做成“茶冻”,将朗姆酒与毛尖茶混合研制新口味,许多年轻人慕名前来。

茶产品愈发多样,品茶场景也愈加丰富。相较传统茶馆的僻静,重庆连锁茶饮品牌苗品记选择在商圈等人流量大的醒目位置布店,便捷易得的品茶空间、丰富的茶品选择和清新潮流的新中式风格,吸引了很多消费者。“喝茶变成一件更接地气、更日常的活动,茶馆还会定期开设一些鉴茶课程,帮助我这样的‘小白’识茶品茶。”茶友张平中说,如今他更喜欢将朋友聚会安排在茶馆中。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研究员陈富桥指出,茶产业多元发展应结合产区实际,因地制宜不断开拓新业态新模式。例如,与特色小镇、个性定制、康养休闲、医疗健康等项目融合,引入工业旅游、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提高消费者参与度。同时,在项目设计上要以茶为核心,突出茶元素,打通体验与消费,实现以旅销茶。

保护传承:弘扬茶文化

走进重庆武隆区的白马茶叶基地,茶农们在千亩茶园里指尖飞舞,400名来自武隆的小学生跟随老师在田埂间穿梭,一场别开生面的茶文化研学活动正在此开展。

白马山研学基地2021年正式开启。“孩子们在这里可以学习采茶、制茶、制陶、茶艺等课程。在提升茶产品知名度的同时,也能更好地传播茶文化。”重庆市赤茗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学平说。

茶园里的新茶事——茶产业多元发展观察

白马山研学基地里,学生们正在参与“寻茶问陶”研学活动。(袁学平 摄)

“茶产业发展需要依靠品牌提升价值,而品牌要依靠茶文化赋能,茶文化为茶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创新源泉。”陈富桥说,茶文化包括茶史茶俗、茶艺茶道、饮茶与健康等。

围绕茶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多地在创新尝试。在安徽祁门,游客们可在历口镇西塘生态高效智慧茶园里,全流程体验祁门红茶制作技艺,参观祥源·祁红产业文化博览园,当地还将开发“茶与瓷”的全新文旅体验。在云南勐海,依托文化挖掘与节庆打造,勐海(国际)茶王节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体验。

信阳农林学院茶学院教授郭桂义指出,要保护好茶文化遗址和茶山生态系统,推动茶历史、茶美景、茶技艺的融合发展,发挥综合效益。(记者张晓洁、李晓婷、刘金辉、朱青)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新华社

责任编辑 / 李宗文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长三角篇|从1.7毫米到38.1米:在长三角探寻中华文明“根脉”

下一篇:文化中国行·考古中国篇 主根主脉看河南·行走大遗址丨探访安阳殷墟 解读中华文明基因的古老密码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