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的“齐氏山水”:他曾看过的风景

    点击量:28293

超前的“齐氏山水”:他曾看过的风景

齐白石 四季山水十二条屏 138×62cm

纸本设色 1932年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在齐白石一生的艺术创作中,大写意花鸟画占据着主要地位且传颂度高,实际上其山水画比花鸟画,更早成熟、更早形成自家面貌。7月21日,北京画院美术馆联合了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天津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等十家国内重量级文博单位及艺术机构,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办了“胸中山水奇天下——齐白石笔下的山水意境之二”专题展览,广大观众可在一天内遍览齐白石经典山水。

据北京画院美术馆展览部主任薛良介绍,北京画院在建馆之初,按照齐白石的不同题材,列了十个专题,做了十年的展览陈列;从2015年开始,开启了对齐白石专题作品的第二轮系统梳理,前两年已策划了草虫和书法专题。今年的定位是北京画院山水年,无论是古代书画展,还是画家的重点推陈,都定位在山水,借此今年来做齐白石的山水画专题。

相较花鸟画,齐白石的山水一度不被时人理解甚至还遭受不少非议。他曾自题“余画山水,时流诽之,使余几绝笔。”

的确,在倡导“四王”画风的晚清时期,传统山水画讲究“皴擦点染”,临摹古人。而齐白石的山水画面却总是寥寥数笔,简约稚拙,在当时画坛是个异类,甚至被人讥为“野狐禅”。这也是导致今天齐白石的山水画体量较少的最主要原因。但是,山水画之于齐白石,却是他艺术生涯演变的重要脉络与见证,更具有革新性和创造力。

在北京画院副院长、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看来,齐白石的山水画在其绘画品类中是格调最高的一种。他说,“齐白石有一套自己的思考方法,比较另类。吴昌硕在1920年为齐白石手书的润格(正在故宫博物院展出)中,清楚地写着:山水加倍。对于山水,他还是很自信的,我们现在能看到的两套《山水十二条屏》,都是给他最重要的友人,一位是恩人、救他命的大夫陈子林,一位是他的大赞助商王缵绪。”

薛良亦表示,齐白石的山水走得太超前了,也因此不被世人所认可和理解。“恰恰是他的独创山水,无论从题材还是构图上,都拓展了中国山水画的边界。如果说他的人物、花鸟,还有本可依,那么其山水更多的是从自然景观中的直接感受。”

此次展览共展出齐白石山水画作逾160件套,在炎炎夏日里为全国观众提供一处“游山玩水”的好去处,展览将持续至9月23日。

从“五出五归”到“衰年变法”

1882年,还是雕花木匠的齐白石从一套残缺不全的《芥子园画谱》中获得了最初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启蒙。27岁时,齐白石正式拜乡贤胡沁园为师学画花鸟,并随谭溥学习山水画,自此踏上了山水画创作的旅程。但不论是《芥子园画谱》亦或是谭溥所教授的“四王”类山水,都逃不出前人的程式规范,所以齐白石早期的山水画未能确立自己的风格。

美术史上,关于齐白石艺术的真正改变,总会提及“五出五归”。也就是从1902年到1909年,齐白石从40岁到47岁,先后五次外出远游,纵横六省,足迹遍布大江南北。由此,齐白石也完成了从一个农民画匠到文人画家的转型。

数年间,行万里路的齐白石饱览了大半个中国的山河美景,远游途中积攒了大量的山水写生画稿。远游归来后,他根据写生画稿所创作的山水画,构图新颖、立意独特,画面中的真山实水大大提高了其山水画的生命力,展现出不同于早期山水画的全新面貌。

1917年,齐白石为避家乡兵匪之乱出走北京,并于1919年正式定居,开始了“北漂”的生活。然而来京后的生活并不如想象中顺利,齐白石的木匠出身和近“八大”的冷逸画风使他在当时的北京画坛备受冷遇。即使是在陈师曾、徐悲鸿两位挚友的大力推介之下,也未能改变其山水画受冷遇的现状。遇此情况,陈师曾鼓励齐白石不必随波逐流,齐白石便自此开始了十年的“衰年变法”,最终创立了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自成一派。虽然“衰年变法”对齐白石的花鸟画影响最甚,但其山水画也在变法中逐渐走向成熟。

1922年陈师曾亲自带上齐白石的画到日本东京去参加“第二回中日绘画联合展览”,当场最大的亮点就是齐白石,他所有的画都高价售空,法国人还把他的画送去参加巴黎艺术展览会,日本人还要拍电影宣传他,一位中国的无名画家一炮走红,这是对他“衰年变法”的充分肯定,也成了他艺术生涯的根本转折点。

从“五出五归”到“衰年变法”

1882年,还是雕花木匠的齐白石从一套残缺不全的《芥子园画谱》中获得了最初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启蒙。27岁时,齐白石正式拜乡贤胡沁园为师学画花鸟,并随谭溥学习山水画,自此踏上了山水画创作的旅程。但不论是《芥子园画谱》亦或是谭溥所教授的“四王”类山水,都逃不出前人的程式规范,所以齐白石早期的山水画未能确立自己的风格。

美术史上,关于齐白石艺术的真正改变,总会提及“五出五归”。也就是从1902年到1909年,齐白石从40岁到47岁,先后五次外出远游,纵横六省,足迹遍布大江南北。由此,齐白石也完成了从一个农民画匠到文人画家的转型。

数年间,行万里路的齐白石饱览了大半个中国的山河美景,远游途中积攒了大量的山水写生画稿。远游归来后,他根据写生画稿所创作的山水画,构图新颖、立意独特,画面中的真山实水大大提高了其山水画的生命力,展现出不同于早期山水画的全新面貌。

1917年,齐白石为避家乡兵匪之乱出走北京,并于1919年正式定居,开始了“北漂”的生活。然而来京后的生活并不如想象中顺利,齐白石的木匠出身和近“八大”的冷逸画风使他在当时的北京画坛备受冷遇。即使是在陈师曾、徐悲鸿两位挚友的大力推介之下,也未能改变其山水画受冷遇的现状。遇此情况,陈师曾鼓励齐白石不必随波逐流,齐白石便自此开始了十年的“衰年变法”,最终创立了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自成一派。虽然“衰年变法”对齐白石的花鸟画影响最甚,但其山水画也在变法中逐渐走向成熟。

1922年陈师曾亲自带上齐白石的画到日本东京去参加“第二回中日绘画联合展览”,当场最大的亮点就是齐白石,他所有的画都高价售空,法国人还把他的画送去参加巴黎艺术展览会,日本人还要拍电影宣传他,一位中国的无名画家一炮走红,这是对他“衰年变法”的充分肯定,也成了他艺术生涯的根本转折点。

跟着画作欣赏

他曾看过的风景

齐白石生活的年代,交通还不甚便利,出游主要走水路。在这车马慢的旧日子里,却正好可以慢下心来,欣赏沿途的景色,观察市井日常。现代社会里,科技拉近了人与人、地与地的实际距离,齐白石历时七年的“五出五归”或许几日间就能完成,然而这样的快节奏却使我们错失了路上的风景。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齐白石当年走过的乡间小路也早已不复存在。虽然我们无法重走他走过的路,但通过展览中各阶段的山水画作品,我们却可以一路欣赏齐白石曾经看过的风景。

除了此次山水画展外,北京故宫博物院与北京画院合作,近日在午门和西雁翅楼展厅,开启了暑期档“清平福来——齐白石艺术特展”,不仅展出了齐白石绘画、篆刻精品,还展出了他获得的“国际和平奖”证书与奖章、“人民艺术家”奖状等珍贵文献,与此次山水画形成呼应。当然,两场展览在题材的侧重上有所不同。“故宫特展偏向于谈齐白石的人民性,涵盖的题材更广,人物、花鸟都有,呈现侧重于齐白石的晚年作品。展览的主题‘清平福来’,这也是齐白石毕生追求的生活状态。”薛良说。据介绍,展览午门展厅部分将持续至8月12日,西雁翅楼展厅部分将持续至10月8日。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美术报

责任编辑 / 徐冲冲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崔健今天57岁了,但我觉得他还没老 !

下一篇:接受高等教育人口达2.4亿 我国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