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量:14591
编者按:12月20日下午,由光明日报社、南京大学联合主办,光明智库、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光明网承办的“2017中国智库治理暨思想理论传播高峰论坛”平行分论坛——党政军智库论坛在京召开。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长、上海市中医药科技情报研究所所长、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中医药智库分会会长贾杨在会上作了发言:
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研究项目编写的国际权威的全球智库报告——《全球智库报告2016》,中国是世界第二智库大国,拥有智库数量达到435家。但是,有特色的新型智库数量并不多,所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是国之所需,正当其时。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当前,中医药智库建设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
推进中医药智库建设,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与引导。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已经把中医药摆在国家战略的角度,使中医药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主要力量,推动中西并重。2016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的颁布让中医药智库发展迎来了春天。《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发布更是阐述了中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一些现状及问题、提出了中医药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推进中医药智库建设,需要完善主架构。我国的中医药智库建设和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应积极构建覆盖广、层次高的中医药智库研究及建设的学术平台,邀请全国各地的相关组织、医疗机构及高校等单位的决策管理者和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同时,可以设立智库顾问委员会,下设智库专家库、协同研究组,组建中医药智库分会和中医药智库研究中心。可以说,建设一流的中医药特色新型智库重点在完善主架构。
推进中医药智库建设,需要提高研究水平。中医药智库建设要注重利用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现代化技术构建综合分析平台,通过有专利报告、舆情检测、年检、热点分析、智能机器人、卫星等分析细化智库研究方向,提高研究水平。
中医药智库发展需要认可与扶持,也要加强自身建设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争取的方向和不断的努力,回应好社会的需求。(光明网实习记者刘卓整理)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光明网
责任编辑 / 刘钊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彰显地方党校智库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