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甲骨文丨高峰:让甲骨文传承与传播的道路通畅起来

    点击量:654

 了不起的甲骨文丨高峰:让甲骨文传承与传播的道路通畅起来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谢建晓 杨之甜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阿娜

甲骨文蕴含着厚重的中华文化基因和源远流长的文化根脉,是据以探索中华文明的不可再生资源。如何保护好传承好甲骨文,是新时代甲骨文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20世纪80年代有学者说过,甲骨文分布在世界各地,希望有一天那些流落异国他乡的甲骨文能够回归故土。让所有流落在外的甲骨文物回归故土恐怕不现实,但通过大数据,将数字化的甲骨文全部集中到安阳,还是有可能实现的。”3月21日,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高峰介绍,该实验室团队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将甲骨文数字化、智能化,让甲骨文传承与传播的道路通畅起来。

了不起的甲骨文丨高峰:让甲骨文传承与传播的道路通畅起来

殷墟博物馆新馆一楼车马遗迹专题展厅内,考古工作者正在仔细清理殷墟遗址出土的马车实物标本。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杨之甜 摄

构建甲骨文全信息数据模型

甲骨文多层面聚焦3500年至3000多年前的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史,为中华文明探源与中国上古史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第一手的真实性史料。

“经过对甲骨文收藏机构和研究机构的系统性调研,我们发现甲骨文数字化面临两大问题:一是如何实现甲骨文‘实物’的高保真数字还原;二是如何实现甲骨‘文字’的高效率数字查找。”高峰介绍,2022年4月起,实验室联合腾讯公司组建共创团队探索融合人工智能技术,用“微痕分析”进行实物三维建模,用“字形匹配”进行甲骨文的“以字搜字、以字搜图”,实现甲骨文的实物高保真展示、文字高效率查询、实物与文字的高质量关联。

高峰介绍,为打破甲骨文数据分散难以串联的局面,共创团队形成“甲骨文全信息数据模型”,实现三维建模、文字关联等高质量数据与摹本拓片等传统数据的分层按坐标对齐。

“这是国际上首次提出的甲骨文全信息数据模型。分层次进行数据融合,实现了高保真互动化的对比展示。”打开电脑上的解析图,高峰向记者介绍,甲骨文全信息数据模型是将信息分类分层,类似于手机地图一样,以坐标对齐的方式,让甲骨片按照类别进行分层叠加,每个观众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看不同的信息。“这些信息层次有标注释读、科学影像、三维数据、拓片、摹本、基础数据等。而传统的甲骨文著录,都是比较单一的用图片加文字注释。”高峰解释。

研究甲骨文离不开考古,甲骨文信息处理技术的飞跃,也为殷墟考古注入了科技动力。实验室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计划对殷墟40平方公里进行三维可视化GIS建模,为甲骨文信息处理提供更多相关知识和数据支撑。

人工智能让甲骨文字精确重现

甲骨质地脆弱,表面疏松粉化与残损较为普遍,保存、展示、利用均为不易。而甲骨文数字化服务资源建设,尤其是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技术基础的甲骨文数字化工程,可最大程度地保存甲骨及其承载文字的原始信息。

“甲骨文信息采集是基础。”高峰介绍,以甲骨的拍摄为例,传统相机受限于光线和拍照人员的技术水平,使得甲骨上的细微线条很难拍摄完整。而利用高保真数据拍摄技术,使用光照变换矩阵可以把照片放大几十倍,不仅能分辨甲骨“伪片”、利用微痕技术还能清晰地看到渗透在甲骨下人眼看不到的甲骨文字墨迹。

在协同机制的运作下,他们提出融合人工智能,通过“微痕提取”技术突破拓片、摄影、摹本技术,高保真展示还原甲骨实物细节,同时进行甲骨文数据多维度融合,真正实现甲骨文的“实物”焕活。

了不起的甲骨文丨高峰:让甲骨文传承与传播的道路通畅起来

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高峰给记者展示甲骨文焕活技术。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阿娜 摄

“以前研究甲骨文一般使用墨拓的方式,即便是拍摄也不会太清晰,而现在有了多光谱、微痕分析等新技术加持,就能达到看不清的能看清了,看不见的能看见了,因为人眼和普通相机波段有限,高光谱拍摄就能穿透甲骨,看到很多人眼看不见的信息。”高峰说,去年,他们在拍摄采集一片甲骨时,竟然能看到当时商人刻的时候的刮痕,而且看得清清楚楚,就连刻写的字的起笔、落笔,刻的程度有多深、刀锋都能还原。

“通过这种技术加持,能够让大众读取到更为丰富的信息,更为考古学家、文物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提供非常丰富的研究资料。”高峰介绍,团队正在研究提取甲骨片上的朱书、墨书,争取采集到完整的数据,再通过AI技术生成3000年前商人的书写风格,供广大书法家、书法爱好者研究摹写。

数字化采集和“焕活”甲骨文刻不容缓

对于实验室来说,目前最难的不是技术,而是采集。

“近16万片甲骨分别收藏于国内外博物馆、图书馆、科研机构、高校等至少174家机构,无法从‘物理形式’中把甲骨重新集中起来研究。”高峰坦言,很多甲骨片已经或正在风化,有些酥脆到连碰都不能碰,他们必须与时间赛跑,对甲骨进行抢救性采集。

“‘焕活’技术目前已经基本完善,并且形成闭环,但有些机构、专家可能会担心文物的所有权问题,针对此顾虑,我们可以将文物形成数字资产,同时生成唯一的ID,使产权明晰。”高峰表示。

“时间会对文物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数字化采集刻不容缓,‘焕活’甲骨文更需要久久为功。”高峰呼吁,希望社会公众持开放的心态,合力抢救不可再生的文物,以求保存和尊重它们最原始的风貌;同时希望更多文博、考古、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专业人才或对此感兴趣的年轻人来到安阳,加入实验室团队,为甲骨文数字化传承搭建好平台。

漫画甲骨

三千年前的“搓澡巾”

在殷墟博物馆新馆展出的一件文物,形状呈圆饼状,表面微微凸起,密密麻麻,叫陶爽瓦(chuǎng),是商代人洗澡时的清洁用具,相当于现代人的“搓澡巾”。

了不起的甲骨文丨高峰:让甲骨文传承与传播的道路通畅起来

了不起的甲骨文丨高峰:让甲骨文传承与传播的道路通畅起来

甲骨小学堂

了不起的甲骨文丨高峰:让甲骨文传承与传播的道路通畅起来

洗,从止、从用(桶),字形像在桶状的容器中洗脚,本意是洗脚。卜辞中用作方国名或地名。

了不起的甲骨文丨高峰:让甲骨文传承与传播的道路通畅起来

讲解员:贞人宾

漫画:王伟宾

文案:马愿杨之甜

校审:刘浩

双语小知识

甲骨质地脆弱,表面疏松粉化与残损较为普遍,保存、展示、利用均为不易。而甲骨文数字化服务资源建设,尤其是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技术基础的甲骨文数字化工程,可最大程度地保存甲骨及其承载文字的原始信息。Thetextureoforaclebonesisfragile,withloose,powdery,anddamagedsurfaces,makingpreservation,display,andutilizationchallenging.Developingdigitalresourcesfororacleboneinscriptions,particularlythroughprojectsbasedonbigdataandartificialintelligencefordigitalization,offersameanstoeffectivelypreserveboththeoraclebonesandtheoriginalcharacterinformationtothefullestextent.

殷墟博物馆新馆馆名是“天邑商”还是“大邑商”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谢建晓 杨之甜

殷墟博物馆新馆大门上是“大邑商”还是“天邑商”?近期,不少去殷墟博物馆参观的游客发出疑问。对此,3月25日,记者专门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岳占伟。

“大门上是‘天邑商’,其实,‘天邑商’就是‘大邑商’,两个称呼都见于甲骨卜辞中。”岳占伟解释,“大邑商”最早见于殷墟第五期甲骨卜辞(《甲骨文合集》36482、36507、36511、36530),还见于西周初年所铸青铜器何尊上的铭文。

对于“大邑商”的解读,专家学者看法不一。比如,罗振玉、王国维、胡厚宣、林泰甫、郑杰祥、郑若葵、唐际根等学者认为“大邑商”是指商朝晚期都城,即今安阳殷墟;而董作宾、钟柏生、张光直等学者认为“大邑商”为殷人之古都,即今河南商丘;陈梦家怀疑“大邑商”是指晚商重要的狩猎区,即今河南沁阳;韦心滢则认为“大邑商”指商末王都朝歌,即今河南淇县。

岳占伟说,在殷墟第五期甲骨卜辞中还见“天邑商”(《甲骨文合集》36541、36543、36535.《英国所藏甲骨集》2529)。“天邑商”也见于西周初年文献《尚书·多士》:“肆予敢求尔于天邑商。”

对此,罗振玉认为“天邑”即“大邑”之讹;郑杰祥认为古字“天”与“大”相通用,即“天邑商”就是“大邑商”,皆指晚商都城安阳殷墟;董作宾认为“天邑商”是指商王在外随地设立的行宫,地点不固定;陈梦家怀疑“天邑商”为古朝歌之商邑,即今河南淇县;李学勤认为“天邑商”指商朝后期的王畿,并不是特指具体城邑;韦心滢认为“天邑商”是商王国王畿之称,也可作为对商王国的称呼,“天邑商”包含商末都城朝歌“大邑商”。

“我认同郑杰祥的观点,即‘天邑商’就是‘大邑商’,特指晚商都城安阳殷墟。所以两者通用。”岳占伟解释,殷墟甲骨卜辞对王都的称法,甲骨第一期有“兹邑”“王邑”,甲骨第二期有“邑”,甲骨第三、四期有“大邑”,甲骨第五期才出现“大邑商”的称法,可见“大邑商”是一种逐渐发展固定下来的尊称。

“殷墟甲骨卜辞对王都称谓的不断变化,应与殷墟都邑规模从殷墟文化第一期到第四期不断扩大有关。”岳占伟说,自盘庚迁都后,殷墟都邑规模一直在不断发展壮大,到了帝乙、帝辛时期,其都邑规模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所以,当时商朝人自豪地称自己的都城为“大邑商”或“天邑商”。

了不起的甲骨文丨高峰:让甲骨文传承与传播的道路通畅起来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河南日报客户端

责任编辑 / 张昆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支柱产业怎么抓——对话县(市、区)一把手”系列访谈 | 打造华夏生猪产业第一县

下一篇:时政微观察丨开创亚太发展新时代,习主席深刻阐释亚太之“力”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