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量:829
全媒体记者 魏兵 张凯 杜宇卉
近日,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决赛获奖名单正式揭晓。在这场汇聚全国695所高校、21304支团队的高规格赛事中,黄淮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学子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与突出的科研创新能力脱颖而出,一举斩获国家级奖项2项、省级奖项3项,2名教师获评优秀指导教师,充分彰显了学校在生命科学领域的育人实力与学术影响力。
本届竞赛中,黄淮学院师生团队聚焦生命科学前沿领域,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其中,李传凤、谌馥佳老师联合指导的《迷迭香提取物对花生白绢病原菌抑制作用机制》项目荣获国家级二等奖,王涵老师指导的《可食用茶油/香菇多糖基纳米涂层用于香菇采后保鲜》项目斩获国家级三等奖;《基于loop区重构的木聚糖酶XynASP热稳定性设计》《计算设计提高木聚糖酶XynTFA热稳定性和活性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与转录组学分析菊芋叶片抑菌机制》3个项目均获省级三等奖。从实验室里的反复论证到全国赛场的精彩呈现,获奖学子在科研路上的成长离不开自身努力,更离不开团队与学校的支持。
获奖学生代表,黄淮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学生熊锦文和徐薇在采访中告诉记者,能够获此殊荣,首先要感谢学院和导师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科研平台,在实验进程中配备了优良的仪器设备以及丰富的理论指导,帮助他们完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突破,这个奖项不仅是对实验成果的认可,而且更加坚定了他们深耕科学领域的决心。
本届竞赛中,曹连宾老师获评全国优秀指导老师,李传凤老师获评河南省赛区优秀指导教师,教师团队的专业引领,是学子们突破创新、斩获佳绩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黄淮学院持续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通过搭建学科竞赛、科研创新等实践平台,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此次竞赛佳绩的取得,不仅彰显了学校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实力,更激励着更多学子以创新为笔,在科研道路上勇毅前行。
黄淮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禹明甫表示,近年来,黄淮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始终紧扣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一核心目标,系统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打出多元协同的“组合拳”。一方面,遴选科研能力突出、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博士担任学生班主任,将前沿科研课题转化为学生的实践项目,引导学生在实验实训中感知学科前沿、锤炼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聘请多家行业领军企业的高管担任 “行业班主任”,将生产技术动态和市场需求实时引入课堂与培养环节,实现教育过程与产业一线的深度对接。这一“学术引领+产业协同”的双轮驱动模式,有效打通了教学链与产业链,人才培养成效逐步显现。(编辑 詹云清)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驻马店广视网
责任编辑 / 詹云清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