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量:12481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干货”不少。而报告释放的诸多信号中,反腐无疑是民众关心的重点之一。2014年“拍苍蝇”、“打老虎”的铁腕反腐,在让人看到了中央反腐治吏决心的同时,也令民众更为直观地感受到:中国的腐败积弊竟然如此之幽深,腐败土壤竟然如此肥厚。
关于官场腐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表达是“一些腐败问题触目惊醒”。而这一点,公众与总理的感受是完全相同的——腐败的规模,不仅体现在赃款赃物的数额巨大上,更体现在人数的庞大上。“老虎”横行,“苍蝇”遍地,吞噬着社会的公平正义。
腐败何以滋生,腐败生长的土壤何以培养得如此肥沃?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了腐败现象的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权力寻租。也就是说,腐败之所以如此深重,盖因伴随着权力的售卖和置换,已经形成了某种隐形的市场。公共赋予政府和官员的权力,竟然成了寻租利益、食利自肥的工具,它不仅仅是公权伦理的异变,更制造了政治生态的失陷。
那么,又该如何抑制权力寻租的冲动,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呢?“拍苍蝇”、“打老虎”的铁腕反腐,只是治标之策。而要实现标本兼治,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可靠路径:以权力瘦身为廉政强身,紧紧扎住制度围栏,坚决打掉寻租空间,铲除腐败土壤。且要保持高压态势,对腐败分子“零容忍”。
权力要瘦身,关键在两点:放权和限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简政放权和紧密制度的笼子。把不必要的干预之手从市场和社会中收回来,厘清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边界,是简政放权的根本落脚点。事实证明,干预之手越多干预的方式越多,腐败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很多腐败正是隐藏在庞杂的行政审批当中。至于限权,就是要让权力运行走上法治轨道,纳入到公众监督的阳光之下。法律是制约腐败的有力武器,阳光之下没有腐败滋长的空间。
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有权不能任性”。而腐败,正是权力任性最直接的体现。要打掉寻租空间,铲除腐败土壤,就是让权力不再任性,让权力守规矩。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就是根本路径。而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当中,我们渐渐看到,任性的权力可以放肆的空间越来越小,依法行政将成为权力自觉。曾经被腐败透支的公平正义,正在铁腕反腐、制度限权的改变中回归,健康的政治生态也正在逐步养成。
权力要瘦身,需要简政放权的行政改革的推进;权力要守身,则需要制度笼子变得严密。有约束,才能不任性;有阳光,才能抑制腐败。随着铁腕反腐和制度限权的扎实推进,我们相信腐败的土壤终会被铲除,寻租的空间注定会消失,而公平正义的阳光,将照耀每一个人。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央视网
责任编辑 / 建豪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为再加厚的养老红包叫好
下一篇:2014 让我们深深感动的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