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阳:党建引领促振兴 “红色引擎”谱新篇

    点击量:495

 全媒体记者 刘振宇 通讯员 刘明一 禹东

在豫南大地的青山绿水间,泌阳县以党建为红色引擎,书写了一幅文旅融合发展的壮美画卷。铜山的巍峨、白云山的灵秀、铜山湖的潋滟和园的雅致,这些自然与人文景观在党旗的辉映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不仅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更成为带动就业创业的富民工程,通过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造福一方的金山银山。

泌阳:党建引领促振兴 “红色引擎”谱新篇

红色引擎激活绿色资源,景区开发擘画振兴蓝图。

五一这几天泌阳县融媒体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禹松涛格外繁忙,他带着直播小组一直奔波在县域芳香小镇、铜山景区、角子山马场进行直播。为了迎接五一小长假,泌阳县融媒体中心精心谋划、及早部署,连续加班加点推出了《泌阳三日游》系列节目,介绍泌阳的魅力风光,吸引游客前来赏玩。五一当天铜山风景区游客就达到了2万多人,创近年新高。泌阳县创新“党组织+景区”模式,县旅游服务中心党委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在党组织的引领下,将分散的景点串珠成链;在白云山景区推行党员示范岗制度,10余名党员带头开展环境整治、文化讲解等服务;在铜山湖湿地公园实施“党建+生态保护”工程,组建党员志愿巡逻队守护一泓清水;在和园景区打造非公企业党建示范点,以红色文化赋能传统园林。一面面飘扬的党旗,一个个坚强的堡垒,让沉睡的山水资源焕发时代光彩。通过构建“党委统筹、支部落实、党员带头”的三级联动机制,实现了自然资源与红色基因的完美嫁接,让每处山水都闪耀着党徽的光芒。

多元业态拓展致富渠道,家门口就业托起小康梦想。

王林农家院在铜山风景区那是首屈一指,特色的农家饭菜让他生意一直不错,每逢节假日更是一座难求,五一这几天每天的营业额都在六七千元。在党建引领下,泌阳各景区周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特色业态:铜山脚下的农家乐集群由党员示范户带头升级,带动20多户村民年均增收5万元;白云山周边的民宿产业在党支部指导下统一标准、打造品牌,解决就业60余人;铜山湖沿岸的渔家乐通过党小组联建实现资源共享,户均年营业额突破20万元;和园景区的文创集市由党员创业能手传授技艺,孵化小微商户16家。生动诠释了“建一个景区、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的发展逻辑。从导游到保安,从餐饮到住宿,从手工艺到农产品,文旅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成为就业创业的沃土,形成了“景区带动就业、就业促进消费、消费反哺产业”的良性循环,让群众真切感受到“绿水青山就是幸福靠山”。

创新机制培育内生动力,人才回流赋能乡村振兴。

泌阳县实施“红色头雁”工程,选拔返乡党员担任旅游村党支部书记;建立“党员创业导师团”,结对帮扶青年创办旅游相关企业6家;开设“乡村振兴大讲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00余人次;成立文旅产业党建联盟,推动10多家企业资源共享、合作共赢。这些创新举措破解了人才短缺的瓶颈,让走出去的精英走回来,让留下来的群众动起来。党建不仅提供了组织保障,更构建了“引才、育才、用才”的完整生态,通过把党员培养成能人、把能人发展成党员,形成了“头雁领飞、群雁齐追”的生动局面,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文化铸魂提升发展内涵,精神共富升华振兴境界。

泌阳县深挖“红色文化”地域特色,在焦竹园革命纪念馆打造党性教育基地,年接待研学团队1万余人次;在和园建设非遗展示馆,党员传承人带徒授艺保护传统文化;在铜山湖周边开展“党员示范船”评选,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旅游体验。这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实践,让文旅产业有了灵魂,让乡村振兴有了底蕴。实现了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足的同频共振,展现出“党建红”引领“生态绿”、培育“产业金”、滋养“文化彩”的多元价值,书写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立体篇章。

泌阳县组织部门负责人表示:“党建引领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当铜山的朝阳映红党徽,当白云山的清风传递党声,当铜山湖的碧波映照党旗,当和园的廊檐悬挂党建标语,这片土地上的每一处风景都在诉说着同一个真理——只有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才能让自然资源焕发持久活力,让文旅产业成为共同富裕的可靠依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驻马店广视网

责任编辑 / 刘振宇

审核 / 汤越

终审 / 赵俊峰

上一篇:泌阳县双庙乡:花开付洼香满园 乡村振兴焕新颜

下一篇:泌阳县花园街道开展文化惠民送戏下乡演出活动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