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量:497
全媒体记者 刘振宇 通讯员 赵高
清晨的霞光还在晕染,泌阳中学的校园里已经书声琅琅。高三教师刘兴冉轻轻推开教室门,将写着“今天的你比昨天更优秀”的便签贴在黑板旁。这个习惯她一直坚持,如同她日复一日牵着“蜗牛”前行的身影。
在生源基础薄弱的挑战下,这所学校的教师们以党建铸魂,用爱心铺路,不断上交着一份份“低进优出”的暖心答卷,让无数家长的愿景变成现实。
党建领航:校准育人“航向标”
“每个孩子都是待琢的璞玉,教育就是要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党支部书记赵奇在全校党建工作会议上的这句话,成为泌阳中学教师的行动指南。面对全县中招排名6000名后的生源主体,学校党总支创新构建“红色育人链”,实施党员教师“1+N”结对帮扶机制,将46名党员教师编入育人先锋队,建立特殊学生成长档案35份。定期的“红烛论坛”上,党员教师们分享转化后进生经验,把支部建在年级组,让党旗飘在教研一线,形成“书记领衔、党员示范、全员参与”的育人格局。
蜗牛教育:定制成长“专属方案”
一个普通的教室里,高三教师刘兴冉面对76张青春可爱的面庞仿佛看到了一份份精致的“礼物”,她坚信“教育不是工业流水线,而是农业精耕细作。”三年来,“牵着蜗牛前行”成为她的日常工作,也成了她的责任与使命。她为每个“蜗牛”量身定制成长方案:为字迹工整的熊明梁开辟“板报责任田”,给擅长背诵的曹娟开设“英语加油站”,替心理焦虑的学生设置"课堂安全岛"。党员教师团队开发出“微目标达成法”,将高考大目标分解为周周小任务,用“进步之星”“潜力勋章”搭建成长阶梯。当熊明梁从全县6000名跃入本科线,当曹娟从烫发美甲的“问题少女”蜕变为哈尔滨师范大学新生,这些曾被贴上“后进”标签的孩子,在爱的滋润下逐渐显露出璀璨光芒。
双向奔赴:搭建师生“连心桥”
去年高考结束那晚,一个男孩扑通跪在刘兴冉面前的场景,成为校园里最动人的教育注脚。这个被医院诊断为“无器质性病变”却长期头痛的孩子,通过班主任三年如一日的心理关怀、课后补课和家访沟通中,终于走出阴霾。在泌阳中学,这样的“双向奔赴”每天都在上演:党员教师王成胜老师结合心理教师团队把办公室改成“解忧聊天室”,经常倾听学生心声;建立学生“情绪晴雨表”,为35名特殊学生建立心理成长关怀档案。
静待花开:谱写教育“赤子心”
走在如今的泌阳中学校园,“蜗牛文化”已深深浸润每个角落:宣传栏里“每天进步0.01”的励志公式,走廊上“牵着蜗牛去散步”的手绘墙,荣誉墙上“逆袭之星”的笑脸……这些育人细节,映照着“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的教育初心。”“当我们用党建红心照亮求学路,用教育匠心雕琢顽石,每个生命都会找到绽放的方式。”党支部书记赵奇望着操场奔跑的学生感慨。如今,这所学校的教师们依然在晨光中迎接“蜗牛”,在星辉下批改“成长日记”,用爱与智慧续写着“低进高出”的教育奇迹。
教育不是装满水桶,而是点燃希望火焰,在这片党建引领的教育沃土上,点点星火正在汇聚成炬,照亮更多“蜗牛”前行的征程。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驻马店广视网
责任编辑 / 刘振宇
审核 / 汤越
终审 / 赵俊峰
上一篇:泌阳县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