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人被刑拘,给我们哪些启示?

    点击量:4767

张可

据《法治日报》报道,湖北警方日前抓获5名涉嫌掩饰隐瞒犯罪嫌疑人,其中4人均为年过六旬的退休老人。为赚取“好处费”,他们将自己名下的银行卡出借给诈骗分子,听从指挥进行转钱、取现等操作,目前已被依法刑事拘留。该事件无疑敲响一记沉重的警钟,诸多问题不容忽视。

第一,老年群体易被“兼职刷单”“高额返利”等话术诱导参与非法转移资金。湖北警方侦破的这起案件,绝非老年人成为诈骗分子帮凶的首个案例。此前,多起被曝光的诈骗案例中,老年群体均出现在其中,成为诈骗分子利用的对象,为诈骗团伙转移涉案赃款。

第二,利益驱使老年群体忽视法律。上述案例中,几名老人明知转入自己账户的资金来路不明,为了赚取“好处费”,就根据指示对钱款进行转入、取现等一系列操作,沦为犯罪团伙洗钱的工具。一点“好处费”,使他们忽略甚至忽视了法律。

第三,被骗不能成为违法犯罪的借口。上述案例中,尽管有老人面对警方讯问时连喊“我也是被骗的”,依然因涉嫌掩饰隐瞒犯罪被警方刑拘。很多时候,法律是以客观行为作为定罪依据的,主观认知不足并不能豁免责任。即使几名老人是受诈骗分子诱导,自己也是被骗的,依然需要为自己的违法犯罪行为埋单。

第四,老年群体防骗防诈工作仍任重道远。从自身财物被骗到沦为犯罪分子的作案工具,老年人的防骗需求已经升级。家庭关怀够不够?全民反诈的成效如何?防骗反诈类普法宣传真正覆盖到老年群体了吗?这需要全社会持续加大力度,通过各种举措让老人防骗的警钟长鸣。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河南法治报

责任编辑 / 詹云清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学员驾校内撞伤教练,保险公司能否拒赔交强险?

下一篇:警惕“以租养贷”落入连环套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