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心梗救治日 不要忽视身体发出的这些信号

    点击量:1695

寒潮来袭

急性心梗也进入每年的高发季节

今天(11月20日)是心梗救治日

“1120”这组数字

是关键时刻的救命口诀

然而,心梗并非只威胁老年人

近年来,心梗发病年龄正持续走低

年轻人也需高度警惕

01

哪些情况容易引发心梗?

心梗的全称为心肌梗死

是一种会威胁生命的急症

很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都可能成为诱发心梗的因素

·暴饮暴食

过量摄入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后,会导致血脂增高,血液黏稠,再加上饮酒,情绪兴奋,血压上升,可能会导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斑块破裂,形成血栓,进而引发急性心肌梗死。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无节制地熬夜与酗酒,也是发生心肌梗死的高风险因素。

·情绪激动

生气、暴怒等激烈情绪是一种潜在的心肌梗死触发因素,心梗风险是平常情绪的2倍。

·过度疲劳

长期压力过大、过度疲劳也会导致心梗。在长期的高压状态下,身体会分泌一种激素——皮质醇,它会导致血压增高,身体的代谢发生异常,使冠心病发病更早更严重。

研究显示,每天夜里睡眠时间5个小时的人群比睡8个小时的人群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增加40%。

·温度骤变

秋冬季节及初春是冠心病患者急性心梗的高发期,因为这一时期气温急剧变化。特别是当天气突然变冷时,会导致血管显著收缩,进一步加重血管狭窄,进而减少冠状动脉血液供应,诱发心梗。

02

心梗发作前的先兆症状有哪些?

·胸部不适

胸部不适是最常见的前兆之一。许多心梗患者在发作前会感到胸部有压迫感、闷胀或钝痛,这种不适感可能持续几分钟或反复出现。

·上半身的疼痛或不适

其次,上半身的疼痛或不适也需要引起注意。心梗的疼痛并不总是局限于胸部,有时会辐射到肩膀、手臂、背部、颈部或下巴,尤其是左侧。

·呼吸局促

呼吸急促是另一重要症状。心梗前,有些人可能在没有明显活动的情况下感到呼吸困难,甚至需要用力呼吸。这个症状通常伴随胸部不适,并可能在休息时加重,尤其在睡觉平躺时更为明显。

·消化道不适

此外,消化道不适也是潜在信号之一,特别是在女性患者中更为常见。表现为上腹疼痛、恶心、胃灼热或呕吐,容易与胃肠疾病混淆,导致延误就医。

·突发的极度疲劳或虚弱

突发的极度疲劳或虚弱感也值得重视。许多患者在心梗发作前会经历难以解释的全身疲惫,即便是完成轻微活动也会感到精疲力尽,这种疲劳感可能持续数天。

·冷汗、头晕或心慌

最后,冷汗、头晕和心慌等自主神经症状也常被报告,特别是在心梗即将发作时。这种冷汗往往与情绪上的不安或“濒死感”同时出现,患者可能感到极度不适甚至恐慌。

03

发生心梗时我们该怎么做?

当身边人突发心梗时,需要尽快做到以下几点:

立即拨打120。让患者停止一切活动,坐下或躺下,尽量保持安静。

出现胸痛症状可含服硝酸甘油(服用前要测量血压,如血压低则不要服用),如持续15分钟以上不缓解,不要再含服。

如果患者出现心脏骤停,要及时进行心肺复苏(使用附近的公共AED设施)直至救护车赶来。

心梗的黄金急救时间是2小时左右。当患者(尤其是老人)出现高度疑似心梗的症状,不要存在侥幸心理,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学会识别身体的求救信号

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

关注心脏健康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有效预防心梗发生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央视新闻客户端

责任编辑 / 詹云清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牙齿磕掉抓住“黄金半小时”

下一篇:3个简单动作 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