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果不是“养生果”医生科普:食用需谨慎

    点击量:1224

全媒体记者 蒋卫芳 李肃肃 通讯员 李沐佳

近日天气转凉,银杏叶逐渐变黄,不少市民在观赏之余,也将银杏果视为“养生佳品”采摘食用。医生郑重提醒:银杏果并非保健品,食用不当可能引发中毒,需谨慎对待。

银杏果又称白果,在传统医学中被认为有敛肺定喘等功效,因而被部分人当作养生食材。然而,银杏果含有银杏酸、氰苷等有毒成分,对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危害较大。每年秋季,医院都会接诊因食用银杏果中毒的患者,多因对其毒性认识不足或轻信民间说法导致。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妇女儿童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医师田艳娟表示,银杏果可食用,但必须经过正确处理。其外层果肉和胚芽含银杏酸、氰化物等有毒物质,食用不当可能引起皮肤过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抽搐,甚至呼吸衰竭。她提出四点安全建议:彻底煮熟,不可生吃;去除外壳和胚芽;严格控制食用量,成人每日不超过10粒,儿童、老人及孕妇尽量不食用。

专家指出,儿童代谢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对毒素耐受性低,少量食用也可能中毒。目前,银杏果的所谓养生功效缺乏科学依据,与其带来的健康风险相比得不偿失。医生呼吁市民树立科学饮食观念,不轻信未经证实的“养生偏方”,如不慎食用后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编辑 詹云清)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驻马店广视网

责任编辑 / 詹云清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别盲目“贴秋膘”

下一篇:高度近视人群能否献血?医生表示需先保障自身健康​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