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感染为何“偏爱”脑出血患者?

    点击量:1769

□濮阳市人民医院ICU李艳

脑出血患者住进ICU后,家属最担心的并发症之一就是肺部感染。它威胁着患者生命,也让康复之路充满挑战。

肺部感染为何“偏爱”脑出血患者?

患者常因意识模糊或昏迷,吞咽和咳嗽反射减弱。痰液无法及时排出,堆积在气道里,细菌趁机滋生。长期卧床的患者更易因痰液沉积在肺底部,引发坠积性肺炎。

脑出血可能引发颅内高压,导致患者频繁呕吐。若呕吐物被误吸入气管,就像给肺部“灌脏水”,直接引发吸入性肺炎。

脑出血后,患者处于高代谢状态,能量消耗大,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同时,长期使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可能进一步削弱其免疫力,让肺部更容易被病原体侵袭。

气管插管、呼吸机等侵入性操作,虽能救命,但也可能损伤呼吸道黏膜,降低局部防御能力,增加感染的风险。

面对肺部感染,ICU医护人员会启动“组合拳”,从控制感染源到维护呼吸功能,每一步都至关重要。

控制感染源:锁定“敌人”精准打击通过痰培养、血培养等检查,明确感染的细菌类型,锁定敌人的“坐标”。根据检查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避免盲目使用广谱抗生素导致耐药性。常用药物如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等,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保持呼吸道通畅:打通“生命通道”每2小时为患者翻身一次,配合拍背,帮助痰液松动排出,就像给肺“做按摩”。

通过雾化器将药物直接送入气道,稀释痰液,缓解咳嗽。患者会感觉呼吸道更加湿润,呼吸更顺畅。痰液黏稠或无法自行排痰时,护士会用吸痰管吸出痰液。操作需严格无菌,避免二次感染。

长期昏迷或痰液深部堆积的患者,可能需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便于吸痰和机械通气。

呼吸支持:为肺“加油打气”通过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呼吸困难。患者会感觉呼吸更轻松,嘴唇和指甲不再发紫。

患者出现严重呼吸衰竭时,需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帮助其完成吸氧和排出二氧化碳。

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医生会安排其俯卧位通气。通过将患者翻转至俯卧位,让其背部肺组织重新舒展,改善通气/血流比例,给肺部“松绑”。

营养支持:增强“防御力”通过鼻饲管或胃造瘘管为患者提供高热量、高蛋白的流食(如营养液、米汤),促进组织修复。

当患者无法耐受肠内营养时,通过静脉输注葡萄糖、氨基酸等,为其补充能量和营养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大河健康报

责任编辑 / 詹云清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缓解腱鞘炎疼痛 试试手指抓握放松操

下一篇:注意咳嗽礼仪 减少传染病传播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