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如何科学养生?这些常识要知道

    点击量:1101

7月20日正式“入伏”了,大家都知道,三伏天是养生好时节,不少人纷纷加入“冬病夏治”养生局。不过,如何科学养生?这些常识要知道。

  对症四类疾病 “三伏贴”不是“万能贴”

“三伏贴”是利用盛夏阳气旺盛之势,通过中医特色疗法扶助阳气、祛寒化湿,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贴“三伏贴”。

  “三伏贴”对症四大类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比如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慢性咽炎、鼻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肺气肿、肺心病等。

  消化系统疾病:比如腹泻、胃痛等。

  妇科疾病:比如痛经、四肢怕冷等。

  关节类疾病:比如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

  哪些情况不适合贴“三伏贴”

对于各种发热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发热期、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以及咳吐黄色浓痰、咯血或易出现口腔溃疡等内火较重者,不建议进行“三伏贴”贴敷治疗。2岁以下的孩子由于皮肤娇嫩,贴敷容易引起感染,也不宜进行这项治疗。

  “冬病夏治”正当时 “三伏贴”该怎么贴

那么,“三伏贴”该怎么贴?医护人员指出,“三伏贴”即在三伏天(初伏、中伏、末伏)进行穴位贴敷,将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刺激,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连续三年为一个疗程。成人每贴贴敷时间为6小时,根据贴后的反应缩短或延长贴药时间。

如果错过贴敷时间,后续补贴即可,不过“三伏贴”讲究时令性,建议最好每伏连续贴敷三贴。

  贴了“三伏贴”,什么时候能看到效果?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呼吸科主任李光熙:“三伏贴”最适合的人群是阳虚的人群,怎么观察疗效?要连续贴敷三年,来看冬天疾病发作次数是不是减少了,感冒次数是不是减少了。

  三伏天养生要避开这些误区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防暑降温尤为重要。网络上也出现了各种养生方法,但并非都适合所有人。

  三伏天没胃口可以用蔬果代替正餐 对吗?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孙宇:这个说法不正确。如果长期只进食瓜果,时间长了也可能会造成慢性消耗性疾病发生,比如说低蛋白血症、贫血都有可能出现。

  伏天就要“以热制热” 对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风湿病科主任姜泉:这个应该是不完全对的。“以热制热”更适合中医认为的偏寒症这样的患者或者偏阳气虚的患者。比如像晒背,喝羊汤,通过这种温阳的疗法能改善一些病症,这是非常好的。但是还有一部分人就是中医来讲更多的是阳盛这样的人,那么如果“以热制热”适得其反。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央视网

责任编辑 / 詹云清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每天坚持“踮脚”的人,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

下一篇:高血脂的八个误会 一次澄清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