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蛇咬伤”频发 这些常见操作可致截肢

    点击量:1124

随着夏季气温逐渐升高

蛇类活动进入频繁期

多地接连出现

“蛇出没”咬伤人的事故↓

6月20日,江西九江桃园新村一村民发现自家鸡舍爬进了一条眼镜蛇。消防员到达现场后,看见鸡舍内村民正手持鱼叉,叉住了一条约1.3米长的眼镜蛇。两位消防员一起上阵,一人用专用的捕蛇夹紧紧控制住蛇头,另一人用两把铁锹牢牢按住蛇身,粗壮的大蛇张开大口喷射毒液进行反抗。

一番拉锯战后,这条大蛇只能束手就擒,被消防员装进袋中,带到野外放生。

居民小区也有“蛇出没”。重庆璧山的一居民楼内,居民赵女士刚跨出电梯,就感到脚下被突然一击。

从监控画面可以看见,电梯门打开时,赵女士夫妇先后走出电梯,一条深灰色的小蛇紧随穿着拖鞋的赵女士,它突然跳起,紧紧咬住赵女士的脚踝。随后赵女士丈夫立即将妻子送往医院,并拍下毒蛇的照片。经抢救,赵女士已脱离生命危险。

记者在医院采访时,遇到了前些天在草原景区游玩时被蛇咬伤的成女士。

当时,蛇和草地几乎是一个颜色,隐蔽性十足。成女士一不小心踩中了蛇的身体,蛇受惊跳起,随即一口咬上了成女士的脚踝。

同行伙伴立即将成女士送往当地医院。经检查,咬伤成女士的蛇是有毒的蝮蛇,注射血清并及时治疗后,目前成女士已基本恢复。

应急提示

遭蛇咬要及时处置

避免活动导致毒素扩散

被蛇咬伤后,应该做哪些紧急处置?又有哪些常见的操作误区?

华北地区蛇咬伤救治中心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急诊科医生刘红升介绍,近几天医院每天收治的蛇咬伤病例在5到10人左右。通常4月底起蛇咬伤病例逐渐增多,7到9月是高峰期。对于被蛇咬伤的情况,救治需要根据实际伤情和蛇的种类一事一议,但有两点公认的救治原则:

一是“不延误”,被蛇咬伤后要第一时间送医,尽量不延误救治时间;

二是“不伤害”。

什么是“不伤害”?

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急诊医学科刘红升:户外有一些操作,可能不但没有延缓毒蛇毒素的吸收,还对后续的救治产生了伤害,比如用止血带包扎。它可能会加重局部肢体的坏死,甚至导致截肢等。

此外,医生还表示,不慎被蛇咬伤后,要避免用嘴吸、用火烤、用冷水浇以及冰敷等一些常见的急救误区,它们非但不能缓解蛇毒,还会进一步加重伤害。

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急诊医学科刘红升:酒精有一定的活血管的作用,可能会促进毒素吸收。现场救治中最主要的是保证生命安全,以及延缓毒素吸收,从而预防后续并发症。

专家告诉我们,如果被蛇咬伤:

需要制动,尽量减少活动,避免毒素扩散;

将受伤的部位放低至心脏水平以下,例如脚踝受伤不要抬高,以减缓血液循环速度。

被蛇咬伤后,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对蛇拍照留存,方便医生辨别救治。

专家建议,物业公司可以通过设置警示标志、定期清理垃圾等措施,加强对小区内公共区域和环境的安全管理责任,保障居民的人身安全。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谢鸿飞:比如说在围墙下面拉一些网,或加强巡视。一些角落、草丛中间有孔洞,可放置一些化学的驱蛇药。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央视新闻

责任编辑 / 詹云清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舍不得开空调?当心!炎值飙升室内也会中暑

下一篇:这几种“不健康”食物,其实可以放心吃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