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介入治疗 突破救治时间窗

    点击量:399

□宁陵县人民医院刘孝印

急性脑梗,又称急性脑梗死,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堵塞,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迅速坏死的一种危重病症,常见症状包括突然一侧肢体无力、麻木,言语不清,口角歪斜,视力模糊,甚至意识丧失等。

一旦出现疑似脑梗症状,分秒必争是关键,因为每延误一分钟,就会有大量的神经元不可逆地死亡,对身体各项功能产生严重影响,所以及时治疗至关重要。

介入治疗的登场,打破了传统治疗的一些局限。以往,对于急性脑梗,多采用药物溶栓,但药物溶栓有着严格的时间窗限制,一般要求发病后4.5~6小时内进行,且部分患者还存在出血风险等禁忌证,很多患者因此错失最佳救治时机。介入治疗延长了救治的时间窗,为那些错过药物溶栓时间窗或存在溶栓禁忌证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目前常用的介入手段之一是动脉取栓术。医生会在患者大腿根部的股动脉处穿刺,通过特殊的导管、导丝等器械,沿着血管一路深入,直达脑部堵塞的血管部位。一旦精准定位,就可以使用取栓装置,像一把精巧的“小镊子”,将堵塞血管的血栓直接抓住并取出,打通“生命通道”,恢复患者脑部供血。这种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突破时间窗限制,对于发病6~24小时内,经过严格影像学评估符合条件的患者,依然有望带来显著疗效。在实际治疗中,不少患者通过动脉取栓术,有效降低脑梗的致残率。

另一种是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当患者脑部血管存在严重狭窄导致脑梗发作时,支架植入术就能派上用场了。医生会将纤细的支架通过导管送至狭窄部位,然后撑开支架,使原本狭窄的血管恢复畅通,改善脑部血流。这就如同为拥堵的道路架起了高架桥,让车辆(血液)能够快速通过,从而保证脑部组织能够获得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不过,介入治疗并非毫无风险。术中可能出现血管破裂、再灌注损伤等并发症,术后也需要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凝血功能等指标,防止出血、支架内血栓形成等问题。而且介入治疗对医疗团队的技术水平、医院的设备条件要求极高,需要多学科协作,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介入科、影像科等专家共同发力。只有具备丰富经验的专业团队,才能在手术过程中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了解急性脑梗介入救治知识,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抉择。一旦身边有人疑似急性脑梗发作,要第一时间拨打120,记录发病时间,让患者平躺,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通畅,切勿随意喂药、喂水。到医院后,积极配合医生评估,看是否适合介入治疗。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大河健康报

责任编辑 / 詹云清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肺结节不可怕 科学应对不纠“结”

下一篇:打一针治愈过敏?别信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