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敷别扎堆 伏期之内都赶趟儿

    点击量:23431

 入伏啦,“三伏贴”的粉丝们预约贴敷了没?提醒大家不必扎堆,每伏的任何一天均可贴敷且不影响贴敷效果。

“三伏贴”全称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是指在夏季三伏天,通过将药物敷贴到人体一定穴位,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故又称“三伏灸”“三伏贴”,主要用于调治秋冬春容易反复发作或者加重的慢性、顽固性肺系疾病。

贴敷要抢“头彩”?大可不必!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市中医管理局获悉,根据工作方案,今年的“冬病夏治三伏贴”全面采用预约就诊,避免发生患者集中在贴敷当日缴费造成人员聚集。在此也特别提醒公众,不用扎堆抢在每个伏期的第一天,每伏的任何一天均可贴敷且不影响贴敷效果。

与此同时,各医疗机构也会把预约患者平均分配至每伏的每一天,且患者的预约时间将精准到小时,确保每日贴敷患者数均匀、每个时间段贴敷患者数均匀,避免发生患者大量集中在每伏的前两三天来院就诊贴敷出现聚集的情况。

贴敷“包治百病”?怎么可能!根据规定,“冬病夏治穴位贴敷”项目有着严格的适用范围。医疗机构仅可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及小儿、老年(60岁以上)体虚易感冒、反复咳喘(呼吸道感染)人群开展“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服务。而未经批准的其他病种则不得套用该项目。

此外,中医管理部门更是明令禁止各医疗机构将以物理、化学方式制作(含“械”“健”字号)、不含中药成分的穴贴(如红外贴、磁疗贴等)作为“三伏贴”使用,并不得照此收费。

人人都适合穴位贴敷?当然不是!据了解,贴敷部位的皮肤有创伤、溃疡、感染者;对敷贴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皮肤过敏、瘢痕体质者;急性发热性疾病,多种感染性疾病的发热期及活动性肺结核者;咯黄色浓痰、咯血、衄血或易出现口腔溃疡等内火较重者等,都是“三伏贴”的禁用人群。此外,孕妇,艾滋病、结核病或其他传染病者,糖尿病、血液病、恶性高血压、严重心脑血管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支气管扩张、恶性肿瘤的患者,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加重期间,以及2岁以下婴幼儿贴敷也要慎重。

根据要求,“冬病夏治三伏贴”服务只可收取1次普通门诊医事服务费,每次收取30元治疗费。2021年的三伏为40天,每10天为一个疗程,每疗程贴敷次数不得超过3次。(文/记者 李洁)

2021年“三伏贴”时间表:

初伏:

7月11日-7月20日(10天)

中伏:

7月21日-7月30日(10天)

闰中伏:

7月31日-8月9日(10天)

末伏:

8月10日-8月19日(10天)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 / 肖玲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中国国药和科兴新冠疫苗进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疫苗库

下一篇:除了鸡蛋,其他蛋制品的营养你了解吗?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