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山河 防灾减灾——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观察

    点击量:9468

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将于今年全面收官。当前,普查工作成效如何?普查成果如何服务防灾减灾?带着这些问题,近日记者参加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媒体基层行”活动,赴福建、江西等地开展调研。

“体检”山河 防灾减灾——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观察

3月28日,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媒体基层行”活动启动仪式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新华社记者周义 摄

“把脉”“体检” 摸清风险底数

福州市仓山区南江滨西大道193号,福州市应急指挥中心所在地。

指挥中心墙壁上,一块巨大的电子屏幕引人关注,上面显示的管理系统集纳了福州的应急、气象、住建、市政、公路、地质、水旱、海洋和林草等9个专题65个图层数据。

这张自然灾害普查成果“一张图”,犹如一项项体检指标,构建了当地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基础数据体系,为灾前、灾中、灾后的自然灾害综合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福州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任立明介绍,通过普查数据的多源采集以及有效整合,建立统一的自然灾害普查数据底座,使各级领导者能够快速、及时、便捷地全面掌握自然灾害相关信息,为应急指挥调度提供决策支撑。

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基础性工作。2020年5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通知》。近三年来,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地区坚持“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和“试点先行、适度扩面、全面铺开”的工作步骤,努力克服疫情等影响,开展普查调查工作。

这次普查中,在福建,汇聚了9个行业约1307万条普查调查数据;在江西,获取全省灾害风险要素数据2000多万条……在全国,共获取灾害风险要素数据数十亿条,并取得多项“第一次”。

——第一次全面摸清全国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的“家底”,形成具有空间位置和物理属性的房屋建筑海量数据,特别是城乡房屋建筑第一次有了“数字身份证”;

——第一次摸清了全国森林可燃物载量的“家底”,为我国森林草原火灾防治提供重要基础;

——第一次开展并形成了覆盖“全国—省—市—县—乡镇—社区村—家户”的政府、社会、基层、家庭等全国综合减灾能力调查数据集;

……

“调查是灾害风险普查的基础。”国家减灾委员会秘书长、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郑国光表示,通过普查调查工作,基本摸清了全国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了重点地区抗灾能力。

对症“下药 ” 助力隐患治理

来到福建省晋江市泉州湾河口湿地“蓝色海湾”项目,只见新种植的红树林连绵成片,不时有白鹭飞翔其间。

“体检”山河 防灾减灾——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观察

3月29日,福建省晋江市泉州湾河口湿地“蓝色海湾”项目上,新种植的红树林连绵成片。新华社记者刘夏村 摄

晋江地处福建东南沿海,台风、风暴潮是最主要的海洋灾害。结合这次普查,晋江全面摸清了区域内121公里海岸线海洋灾害基本情况,形成了晋江市第一部海洋灾害风险评估报告,并同步开展海岸带防护修复工作。

“我们根据普查数据,对红树林种植进行精确规划。”晋江市自然资源局生态修复与地质矿产科科长王玉志说:“红树林通过消浪、缓流、促淤三大功能实现防浪护岸效果,有重要的海岸带防灾减灾功能。我们历时1年零8个月,共种植修复红树林2912亩,海岸生态化改造6.2公里。”

福建省普查办副主任、省减灾中心主任周翔介绍,福建省将普查数据成果应用到防灾减灾工作中,直接利用灾害点位数据开展隐患治理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

记者了解到,以普查数据助力基层隐患点整治,类似做法在全国各地普遍开展。

例如,湖北基于普查成果数据,对库区2000余个地质灾害隐患点“一点一策”提出防治措施;重庆大力推进桥梁隧道、易涝区域等风险点物联智能感知配套建设……

国务院普查办副主任、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司副司长袁艺介绍,此次普查形成了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区划与防治区划,为进一步在单灾种风险防范基础上开展综合风险防范和灾害针对性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深化应用 强化事前预防

记者调研发现,不少地方正探索以普查数据为抓手,深化普查成果应用,努力让数据“跑起来、活起来、用起来”,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有的地方将普查数据融入应急指挥系统,与智慧城市等城市管理平台融合,将防灾减灾与安全生产等打通,以系统化思维提升应急管理水平,服务于城市安全管理。

“体检”山河 防灾减灾——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观察

这是福建省南安市试运行慧眼卫星火情监控系统展示。(受访者供图)

在普查数据中选取34个重点水域安装监控探头,只要有人越过设置的虚拟栅栏,防溺水视播系统就会自动录像、自动报警……

这是江西省瑞昌市智慧应急指挥平台的一项功能。为推动普查成果转化应用,当地搭建了智慧应急指挥平台,汇聚风险普查各类数据,实现重点企业、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动态监测。

黑龙江聚焦资源型城市灾害风险管理,指导鸡西市在煤矿和非煤矿山领域安全监管中应用普查成果,“点穴式”精准治理,全面提升企业安全风险防控能力。

有的地方瞄准减灾与应急前沿,加强“产学研用”结合。例如,福建师范大学基于此次风险普查,依托学校高性能计算中心,通过建模计算,每12小时动态评估福州城区台风灾害链的灾害风险,未来将逐步应用到防灾减灾实战中。

“普查的目的在于成果的应用,普查的效益也体现在成果的应用。”郑国光说,要进一步加强组织协调,持续推进普查成果深化应用。(记者刘夏村、周义、姚子云)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新华网

责任编辑 / 刘洁琼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防灾避险,5个关键词!

下一篇:各地开展多样化防灾减灾活动

相关阅读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