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红色文化与红色旅游相得益彰

    点击量:18354

 特约评论员 银 元

要深刻认识红色文化传承与红色旅游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进一步在资源挖掘、形式创新、有效传播上下功夫,以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促进红色文化高水平活化利用,让红色文化与红色旅游相得益彰

进入七月,旅游市场迎来了暑期出游高峰。红色是暑期旅游市场的一大亮点,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走进红色景区、参观红色遗址、聆听红色故事、体验红色场景、感悟红色文化、接受红色教育,各地纪念馆、革命旧址、红色景区等游客预约量、参观量大幅增长,红色旅游掀起新热潮。

红色旅游蓬勃发展,彰显了红色文化强大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感恩奋进的真挚情感和思想自觉,是高度历史自信、文化自信的直接体现和时代表达。

实践证明,红色文化传承与红色旅游发展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一方面,红色文化是红色旅游的灵魂所在。红色文化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党的百年奋斗史最鲜活生动的历史教材,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态、文化现象,为形象说明、生动诠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提供了可看可感可信的文化视角、体验场景和实物证明。

另一方面,红色旅游是红色文化的传承载体。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是活化利用红色文化的有效载体,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红色旅游凭借旅游受众的广泛性、旅游活动的综合性、旅游营销的灵活性、旅游体验的持久性等特征,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全身心体验的形式,让红色文化“动起来”“活起来”“火起来”。

在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需要更加深刻认识红色文化传承与红色旅游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进一步在资源挖掘、形式创新、有效传播上下功夫,以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促进红色文化高水平活化利用,让红色文化与红色旅游相得益彰。

一是深挖细研,在资源挖掘上下功夫。红色旅游竞争力大不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红色文化资源是否得到全面梳理、深入挖掘、系统研究。

这就需要始终把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整理作为基础性、长期性工作,通过纵向的深度挖掘和横向的广度归纳,为红色旅游发展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支撑,进一步畅通红色文化研究成果转化为红色旅游吸引物的通道,为红色旅游提供不竭的源头活水。如2022年,上海市政府公布了《上海市红色资源名录(第一批)》,包括重点旧址、遗址、纪念设施或场所类共612处,重要档案、文献、手稿、声像资料和实物类共236件(套),为进一步推进上海红色资源保护事业和发展红色旅游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深思细想,在形式创新上下功夫。红色旅游吸引力强不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红色文化是否得到全面展示、灵活表现、深度体现。

红色文化真实而又鲜活,具有跨越时空的感染力。这就要求不断实现形式和载体创新,在“一看二听三唱”的基础版本上,迭代升级多维度、多视角、多媒体、多场景的形式和表达,推动红色旅游向复合型、科技型、互动型方向发展。特别是要引入跨界融合理念,重点运用沉浸式舞台技术,营造更加生动的体验场景,让游客既能听到红色故事,又能看红色故事的画面,更能走进红色故事的场景。

近年来,一些地方相继推出了《中国出了个毛泽东》《重庆·1949》《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等全景式、体验式、沉浸式实景演出,创新和丰富了红色故事的叙事手段和演绎场景,让游客在极具震撼的沉浸体验和全面立体的感官冲击中,接受红色文化的精神洗礼和思想升华。

三是深耕细作,在有效传播上下功夫。红色旅游影响力大不大、寓教于游效果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红色文化是否得到有效传播。

红色文化所蕴含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奉献精神等具有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是凝聚人心、激励向上的澎湃动力。红色旅游发展的核心是进行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这就要求进一步拓展红色旅游的游客群体,不断扩大红色文化的受众群体,提高红色文化的传播深度和广度。

途牛旅游网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度红色旅游消费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参与红色旅游的用户中,18至35岁的中青年用户出游人次占比达到50%,亲子客群出游人次占比达到36%。

可以看出,中青年已经成为红色旅游的消费主力。各地应积极关注和把握红色旅游年轻化、亲子化、国际化等趋势特征,针对重点游客群体,开发配套产品和服务,树立具有吸引力的红色旅游品牌,助推和强化红色文化的大众传播、代际传播和国际传播,让更多人知晓、熟悉、传承红色文化。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中国旅游报

责任编辑 / 裴怡楠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西安博物院推动文物数字化保护利用,提升公益效能—— “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

下一篇:速滑世界杯北京站在“冰丝带”收官 中国队摘得2银4铜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