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 再向三山行·大别山采风④ | 出国热背后的变与不变

    点击量:3287

 乡村行·看振兴 再向三山行·大别山采风④ | 出国热背后的变与不变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竞 赵若郡 李晓星

上海浦东机场,冯翰林即将出发前往日本。候机间隙,他还不时练习日语接机时的对话。

“长这么大第一次出国,心里激动又忐忑。落地后日本同事会来接机,赶紧再练习两遍。”冯翰林和他的小伙伴是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作为学校的外派劳务人员,他们将赴日本开展为期一年的物流辅助业研修生体验。

乡村行·看振兴 再向三山行·大别山采风④ | 出国热背后的变与不变

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正在进行语言培训

此时,在千里之外的河南新县,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室里,朗读声此起彼伏。很多像冯翰林一样的学生,在结束语言培训后,将前往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开启自己的外派劳务生活。

新县是个以林业为主的山区县,被形容为“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20世纪80年代,新县把出国务工、劳务强县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老区发展的突破口。

2003年,在原新县外派劳务培训中心结业后,25岁的冯磊前往日本务工,从事农业种植相关的工作。“那个年代出国都是在农田、流水线、建筑工地干最苦最累的活。”回想起当时在国外的场景,如今已是将军红草莓采摘园创办人的冯磊感慨万千,“但当时心里就一个想法,挣钱!出国就是为了挣钱。”

而在Z世代的冯翰林看来,出国则有不一样的目的。“我学的就是现代物流管理,出国想从事一个和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多长长见识,积累一些经验。”谈起自己出国的初衷,他略显稚气的脸上难掩兴奋和期待。

2011年,在原新县外派劳务培训中心的基础上,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成立,新县外派劳务达到了一个全新水平。

“不久前在韩国首尔举行的豫韩经贸合作交流会上,我们学校的4名赴韩留学生担任现场翻译。”在学院董事长李太福看来,培养理念的变化才是最大的变化,“以前培养的是低端劳动力,现在逐渐向技术工人和管理人才转变。”

如今,年轻人再出国,从事的工种也从以前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现代物流、智能制造等转变。

出国目的之变、培养理念之变、从事工种之变,有形之变和无形之变交相辉映,成为新县外派劳务变迁的生动注脚。

在日异月殊的“变化”中,外派劳务也有依然如故的“不变”。

外派劳务结束后,干什么?返乡创业。“国外的经历不能浪费,回国发展草莓大棚种植。”回国后,冯磊开始尝试特色种植。

乡村行·看振兴 再向三山行·大别山采风④ | 出国热背后的变与不变

将军红草莓采摘园创办人冯磊和农户在草莓大棚里进行苗间管理

“深不埋芯,浅不露根。”冯磊对草莓种植要求严苛。从一个大棚起步,到现在的15个大棚,冯磊的草莓采摘园渐成规模,“高峰期的时候,草莓还没红透,就被顾客采摘一空”。

换了脑子,挣了票子,建了房子,办了厂子,富了村子,像冯磊这样的归国“创业客”新县还有很多。韩光莹在田铺大塆开起了民宿,刘辉创办了福山源饮品公司,余红玲承包了韵达速递站点。“我参加了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班”“山里的人走出去还是想走回来”……采访期间,大伙说的、聊的,依然是返乡创业的感想。

来自新县人社局的数据显示,自该县1983年开展外派劳务以来,共向2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出3.95万人,回国后,外派劳务人员返乡创办实体5100余家,发展大棚种植2300多亩。

冯翰林的微信名字是“MyDream”。他说,返乡创业也是他的梦想,“回国后想结合在国外的实践,从事国际物流相关的创业项目”。

出国与回国,追梦与造梦,代际更迭,返乡创业成了新县一代代外派劳务的不变选择。

温室大棚里,冯磊的草莓苗正在汲取养分、扎根生长;大海彼岸,冯翰林正在积累经验、向阳成长;而深山坳里的新县,归国“创业客”带来的活力也正在绿水青山间跳动。

乡村行·看振兴 再向三山行·大别山采风④ | 出国热背后的变与不变

河南日报1998年4月26日关于新县的报道《深山坳里出国热》

“三山”今昔说

山外的世界很精彩

□王大庆

“人在变,山的变化还会远吗?”25年前,记者到新县采访时,曾发出这样的感慨。

人在变,山在变,一切都在变:从吃苦耐劳拼体力到学技术学管理,从外派劳务培训中心到涉外职业技术学院,从出国挣钱到归国创业……新县外派劳务40年,带来的理念之变、素质之变,是观察中原大地改革开放成就的一扇窗口,也是时代变迁、社会进步的生动注脚。

变之中也有不变,那就是老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走出大山闯世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从当年的老乡苏德勋,到如今的学生冯翰林,他们的年龄、经历和文化程度也许差异很大,但深藏心里的永远是那份勤劳质朴、对家乡青山绿水的爱,写在脸上的是越来越多的自信从容。

人是最关键的变量。新县坚持不懈把外派劳务作为就业创业平台、对外开放载体,让老区人民开眼界、长本领、提素质,致富一家、带动一方。山门越开越大,道路越拓越宽。

(作者为1998年本报“三山行”大别山采风报道组成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河南日报

责任编辑 / 戴琰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习言道|锚定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下一篇:央媒观豫丨央视《焦点访谈》关注河南文旅产业创新发展:当文化遇见旅游,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