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题有十几种答案 高考分数是怎么打出来的?

    点击量:16896

中新网北京6月17日电 当前,2022全国高考阅卷工作正在进行中,连日来,多地通过“评卷开放日”、媒体探访等形式,向外界披露颇具“神秘”感的高考阅卷工作。那么,高考评卷如何保证公平公正?数学题、作文题是怎么打分的?

评卷全程监控

高校、中学老师是主力,也有研究生参与

短时间内评阅上千万考生的试卷,高考试卷都是谁在打分?从各地披露的信息来看,各地大都是抽调经验丰富的中学、大学教师参与阅卷。

江苏今年高考评卷遴选高校及中学评卷教师2300余人,评卷总量达197万余份,所有中学评卷教师均从各地推荐的评卷教师库中产生,评卷组长由该科权威专家担任。

例如语文阅卷队伍,除了高校老师,还有从全省各地报送的教师信息库中挑选的220余名高中一线语文教师参加,“他们基本上来自全省四星级高中,职称层次高、具有多年阅卷经验,专家组会结合不同类型的样卷,逐条讲解评分标准。”

由于实行了双评制,今年广东高考阅卷人员超过5000人,其中骨干人员均为大学教师。按教育部要求,今年阅卷人员可以允许有实践经验的研究生参与部分简单、明确、答案唯一化、不需要展开的主观题评卷。

不仅阅卷人员是层层选拔,阅卷人员进入阅卷场也得层层过关。多地都要求阅卷人员佩戴证件测量体温,评卷人员不能佩戴任何电子设备进入评卷现场,甚至水杯等必需品也要求放在规定地方,统一集中管理,阅卷现场的网络与外界物理隔离,保证数据安全。

天津市评卷点的语文学科评卷专家组负责人还介绍,评卷点除了实行封闭管理,在整个评卷期间都安排了所有评卷教师集中住宿。

一道题或经过四层把关评判

数学题可给出十余种解答方案

如何保证阅卷评分,特别是主观题的公平公正,多地高考阅卷都提到了“双随机”和“四评制”。

“双随机”即评卷全环节利用技术手段实行密号流转,对试卷扫描图像按题组切割全部打乱,系统自动随机生成,系统自动随机分发给评卷人员,确保公平公正。

在贵州师范大学高考评卷基地,评卷老师通过电脑评阅各科试卷,电脑屏幕上只显示答题部分,看不到考生的任何信息,同时,每位评卷老师的一举一动都在监控范围内,清楚显示在监控大屏上。

在江苏阅卷现场,各评卷小组对切割后的题块分别进行评卷,每个题块随机分发给两名以上不同的评卷教师分别独立评阅。

若两人评出的分数在学科评卷专家组设定的评分阈值范围之内,则取两人所评分数的平均值;超出评分阈值范围的,提交给第三位评卷教师进行三评;仍超出评分阈值范围的,则提交给专家组进行评判。如出现个别阅卷老师三评率高于同组人员的一倍时,学科专家组将停止其阅卷资格。

数学、理化等题目解题思路多元,为了保障准确评判,各地也有严格要求。

在天津,评卷点的数学学科评卷专家组负责人介绍,数学“大题”最多的会有12种解法,评卷教师细致把握每种解法中的各个得分点,以保证公平给到每一分,体现出学生的准确成绩,维护考生切身利益。

甘肃今年高考评卷还全面实行了人工智能辅助评卷,针对考试评分设计的专业人工智能系统,在深度学习评卷学科组专家的评分样本数据后,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高效率、高准确度和高可靠性特点,在不影响现有人工正常评卷的情况下,向评卷学科组专家反馈复核建议,在提升评卷效率的同时,确保数据准确。

高考作文怎么判?

多人背靠背打分,杜绝“保险分”

每年高考,作文题都是社会关注度较高的话题,高考作文怎么评判,各地也都有严格的标准。

天津南开大学评卷点的语文学科评卷专家组负责人介绍,“大家很关心的作文评阅,每份作文试卷是由多位老师进行‘背靠背’评卷的。如果评卷老师之间的分差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那么计算机系统会自动将试卷提交给专家组进行评定。”

江苏评卷点的高考语文学科评卷组组长介绍,专家组精心制定了评分细则,要求考生能读懂材料、有话可说、有感而发,“评分细则有厚厚两大本,每个题目能得几分都有例证,让老师一目了然,作文评分总体要求文风端正、文脉清晰、文气顺畅。”

此外,评卷组精心做好质量监控工作,专家组不间断、无死角反复核查,并组织核查组对作文评卷进行抽查。“我们还有一支‘别动队’,从各个组遴选精兵强将组成复查组,严查‘打保险分’‘高分低打’‘低分高打’等现象,充分体现考生真实水平。”

“今年语文考题有一定的难度,主观性试题增加,同时,作文的考核对学生综合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吉林省高考语文评卷组组长宋祥介绍,从目前阅卷的情况来看,学生审题能力大幅提升,答题思路比较清晰,语文运用能力也在稳步提高。(完)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 / 詹云清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职业教育搭起成才“立交桥”

下一篇:央媒观豫 | 河南:大美湿地 润泽中原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