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针载仁心,坚守暖乡邻——翁昆鹏的基层中医大爱之路

    点击量:92

全媒体记者 胡耀光 韩冰

在新蔡县顿岗乡卫生院,清晨七点的灯光总是准时亮起。那是翁昆鹏医生开始了他一天长达十余小时的坚守。2012年,这位出身中医世家的青年,怀揣一卷祖传银针回到家乡,面对的是仅20平方米的冷清诊室。如今,他带领的中医馆已扩展至400平方米,日均接诊超60人次,年服务乡亲2万余人。“诊室再小,也要守住这盏灯,这是乡亲们的指望。”他抚摸着磨得发亮的针囊,说出扎根基层的初心。

银针载仁心,坚守暖乡邻——翁昆鹏的基层中医大爱之路

为了精进医术,翁昆鹏每周星夜兼程奔赴天津求教,两年间车轮碾过2万公里。在国医大师石学敏的诊台前,他如饥似渴地汲取“针刺如抚琴”的精髓;跟随水针刀创始人吴汉卿学习,“见骨莫入”的要诀被他密密麻麻记满了8万字的笔记。在凌晨归途的列车上,他常常对着窗外沉思,如何将醒脑开窍针法等高端技术尽快转化为乡亲们用得上、治得好的方法,这份牵挂让他片刻不敢懈怠。

村里82岁的杨老汉偏瘫卧床,儿子含泪说“爹,咱认命吧”,翁昆鹏却背着药箱踏进农家院:“老人家,试试我的针!”暴雨天,他浑身湿透准时出现;寒冬里,握针的手冻裂渗血。经过50多次精心治疗,当老人颤抖着自己端起饭碗时,全屋的人泪水与笑容交织。抽屉深处,珍藏着一面褪色的锦旗,上书“银针济世 仁心仁术”,这是翁昆鹏收到的29面锦旗、43封感谢信的其中一份沉甸甸的信任。患者刘某在信中朴实地写道:“翁医生扎针不疼还见效,我十年的头痛七次就好了!”

银针载仁心,坚守暖乡邻——翁昆鹏的基层中医大爱之路

为了让每个村子都有会扎针的医生,翁昆鹏创立“1+N”师承模式,13名村医在他的倾囊相授下,成为行走在田埂上的健康守护者。2025年春节,当诊室单日接诊量高达109人的时刻,他仍在耐心地手把手教导徒弟处理一位老乡的急性腰痛。面对“累不累”的询问,他笑着指向诊室内的患者:“累啥?看到乡亲们能从这康复,笑着走出去,比啥都强。”

翁昆鹏表示,银针虽小,系住性命;诊室不大,温暖人心。让乡亲们少跑路、少花钱,在家门口把病看好,这就是他毕生的追求。如今,他的足迹已踏遍全乡20个村庄,在2156次义诊中及时挽救了38位危重患者的生命。那高达99.3%的患者满意度,正是对这位用“银针守护一方安康”的基层中医人,最深情的礼赞。他点亮的,早已不只是一盏诊室的灯,更是温暖在无数乡亲心头的光亮。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驻马店广播电视台

责任编辑 / 梁翊韬

审核 / 朱洵 周梦晓

终审 / 王勇

上一篇:仁心照杏林 四十载守护“头”等大事——记驻马店市中医院中西医结合脑病医院院长吕哲

下一篇:返回医线风采列表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