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量:311
全媒体记者 毕可 通讯员 陆若希 姚娜
近日,驻马店市中医院心胸外科彭孝武教授团队成功开展医院首例“颈腹部双单孔食管癌根治术”。该术式作为一项前沿微创技术,为高龄、心肺功能欠佳的食管癌患者开辟了一条创伤更小、恢复更快的治疗新途径。
今年80多岁的李大爷,近一年来饱受进食哽噎之苦,三月前被确诊为食管癌。经过规范的新辅助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后,肿瘤得到有效控制,影像学检查未见淋巴结转移,为完整切除肿瘤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李大爷合并有肺气肿及中度肺通气功能障碍,加之化疗可能引起的组织粘连,使得传统开胸或胸腔镜手术风险增高,术后易出现气胸、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患者及家属对手术的耐受性与术后康复充满担忧。
针对患者的特殊情况,彭孝武教授团队经过全面评估与充分术前讨论,决定采用技术难度更高但创伤更小的“颈腹部双单孔食管癌根治术”。该决策不仅基于对患者个体病情的深入研判,也体现了团队始终秉持的“以患者为中心”理念,力求最大限度降低手术风险,加速术后康复,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驻马店市中医院心胸外科彭孝武教授表示传统食管癌手术常需在胸壁作较大切口或多个操作孔,创伤大、疼痛明显、恢复周期长。而本次采用的术式具有显著创新优势:仅在颈部(胸锁乳突肌前缘)与腹部(剑突下与脐连线中点)各作一处3–5厘米小切口, 切口极简化;采用完全“无胸”入路,避免对胸壁、肋间神经及肺组织的干扰,极大减轻对患者呼吸功能的进一步损害,显著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风险;融合经颈纵隔镜与经腹腹腔镜的技术优势,将手术创伤降至最低,是国际公认的极微创食管癌根治方式。
术中,彭孝武教授团队通过颈、腹两处微创通路精准操作:经颈部切口游离上段食管,经腹部切口游离下段食管及胃部,并将胃塑形为易于上提的“管状胃”。随后,“管状胃”经食管裂孔沿食管床上移至颈部,与食管近端完成精细吻合。手术过程顺利,出血量极少,术后患者未留置任何引流管。李大爷在术后第一日即可下床自主活动并逐步恢复进食,康复进程顺利,对治疗效果十分满意。
该手术的成功实施,不仅填补了豫南地区在该领域的空白,也为因高龄、心肺功能不佳等无法耐受传统手术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彭孝武教授表示:“颈腹双单孔食管癌根治术在豫南地区的成功开展,为食管癌患者,特别是心肺功能较差的患者提供了更优的手术选择。”
驻马店市中医院将继续深耕微创外科领域,不断优化诊疗方案,以更小的创伤、更快的康复,助力更多患者重获健康,回归幸福生活。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驻马店广播电视台
责任编辑 / 毕可
审核 / 朱洵 周梦晓
终审 / 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