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附属脑病医院(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巩义男子驱车200公里,只为这“一针”的奇迹

    点击量:121

全媒体记者 梁翊韬     通讯员 黄杰 周甜

8月18日,河南巩义市的42岁患者李先生在郑州大学附属脑病医院(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物理治疗科结束了为期一个疗程的针灸治疗。曾经因脑血管疾病后遗症导致偏瘫、行走困难的他,如今已能独立行走,生活基本自理。这一转变,不仅让李先生重燃生活希望,更成为该院针灸康复技术疗效的生动见证。

郑州大学附属脑病医院(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巩义男子驱车200公里,只为这“一针”的奇迹

2024年底,李先生因脑血管疾病突发,虽经抢救保住性命,却留下偏瘫后遗症:右侧肢体无力、肌张力增高,平衡功能差,行走不稳,需家人搀扶,日常穿衣、洗漱等基本动作均无法独立完成。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这个家庭陷入困境,李先生因此产生抑郁情绪,多次表示“活着没有意义”。

25年初,李先生在抖音平台刷到郑州大学附属脑病医院物理治疗科主任刘芳琴的康复案例。视频中,多位偏瘫患者在刘主任的针灸治疗下逐渐恢复肢体功能,甚至重返工作岗位。求医急切,当天李先生一家,从巩义市坐车来到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找到刘芳琴主任就治。

刘芳琴主任接诊后,针对李先生的病情,制定了个性化方案治疗。治疗第四天,李先生的平衡功能已恢复,能自己单独行走步态也稳定了;第一疗程结束时,他基本上看不出是哪侧有病了,上肢能举,手能抓握等动作。“现在我能自己上厕所了,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李先生激动地说。

据了解,李先生的康复并非个例,2025年上半年,刘芳琴主任团队已接诊脑血管疾病后遗症患者超200例,有效率达90%以上。“刘主任的针像有魔力,扎进去就感觉‘活’过来了。”一位患者家属这样评价。

“每一根银针都承载着生命的重量。”刘芳琴主任说。在她的诊室里,挂满了患者赠送的锦旗,其中一面写着“妙手仁心,针到病除”——这或许是对这位从医35年的“神针刘”最贴切的注脚。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驻马店广播电视台

责任编辑 / 梁翊韬

审核 / 朱洵 周梦晓

终审 / 王勇

上一篇: 守护未来,暑期“减”负正当时——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青少年肥胖义诊活动

下一篇: 8.19医师节|驻马店市中医院以花为礼,致敬每一份“医”路坚守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