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量:47
全媒体记者 梁翊韬 通讯员 邢小宝
“多亏了床旁超声快速诊断,不然我这命可能就保不住了!”近日,于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西院区重症医学科康复出院的患者李先生仍心有余悸,声音中满是劫后余生的庆幸。
此前,患者李先生因车祸受伤在别院手术后,出现黄疸,停止排气排便,为进一步治疗,由120急救车转入医院西院区重症医学科。入院时,李先生呼吸困难、氧饱和度低、憋喘,气促,血压:85/50mmHg,脉搏125次/分。完善相关检查后,确诊为:1、脓毒症 ,2、呼吸衰竭(I型呼吸衰竭),3、脓毒性休克。
针对患者病情,重症医护团队评估后制定出合理诊疗方案,对其进行积极救治,给予补液、升压纠正休克,稳定生命体征。当患者出现低血压,重症超声动态监测下可快速发现其下腔静脉塌陷指数异常,提示容量反应性差,医生立即调整补液策略,避免了盲目扩容导致的肺水肿。
李先生由于长时间卧床、血管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极易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针对这种情况,护理小组使用床旁超声结合患者查体结果,进行了早期血栓筛查,发现患者双侧小腿肌间静脉都存在血流充盈缺损,有血栓形成。针对已经形成的血栓,对其采取抗凝治疗,最大程度上减少血栓造成的危害,同时也辅以下肢功能锻炼设备加强功能锻炼,预防静脉血栓继续形成。
在ICU住院治疗十余天后,李先生终于成功脱离呼吸机,顺利地拔除了气管插管。目前,恢复良好,已顺利出院。在重症医学科,像这样依靠重症超声技术重获新生的病例,早已不是个例。这一技术凭借其独特优势,在急、危、重症的诊疗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西院区重症医学科医生表示,重症超声是在重症医学理论指导下,运用超声技术,针对重症患者,以问题为导向的、多目标整合的动态评估过程,是确定重症治疗,尤其是血流动力学治疗方向及调整精细治疗的重要手段。今后,科室将持续提升重症超声质量水平,通过可视化定性、定量评估,确定目标导向性的治疗、护理策略,使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更加标准化、精细化,使重症超声在改善重症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发挥更大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驻马店广播电视台
责任编辑 / 梁翊韬
审核 / 朱洵 周梦晓
终审 / 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