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量:50
全媒体记者 梁翊韬 通讯员 邢小宝
“为什么孩子都四五岁了,连一句话都说不清楚?”“我们家孩子也是,明明很简单的一句话,就是说不清楚,是不是要剪舌系带呢?”“奶奶总说,孩子还小,发音不清楚,等大了就会好了。”这样的话你是不是也经常听到?孩子说话发音不标准,吐字不清很多家长认为可以再等等等孩子大一点自然就会好,事实是这样吗?
“妈妈,我要吃‘斗’(肉)!”1月前,6岁的患儿童童还会把“小兔子”说成“小裤子”、“西瓜”说成“鸡瓜”、“哥哥”说成“得得”,家里人还能凭借对童童的了解猜到是什么意思,但是在学校简单的对话就成了“猜谜游戏”。
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这也使得童童非常的沮丧,爸爸不得已带着童童来到了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发育行为儿科门诊就诊。据童童爸爸描述,刚开始孩子小,以为大了就好了,没想到下半年该上一年级了,目前改善仍不明显,还有人告诉他可能是舌系带太短的原因。
经过接诊医生详细评估,童童排除了脑发育及听力异常,舌系带也没有明显的异常,智力水平同正常同龄儿童,是单纯的构音障碍。通过专业评估+趣味训练,破解发音难题:童童的构音障碍与口腔肌肉协调性不足、听觉辨别弱有关。
医院治疗师洪杉杉为童童制定了个性化康复训练“三步走”方案:1.“口腔运动游戏”:用吹泡泡、舔果酱、舔冰棍等趣味活动锻炼唇舌力量及协调性,并用压舌板协助,帮助孩子学习舌尖音及舌根音的区别;2.“声音魔法课”:通过卡片互动,帮助区分“g/k”“d/t”“f/h”“z,c,s/zhi,chi,shi”等易混音;3.“家庭闯关任务”:家长每天15分钟陪孩子玩发音卡片游戏,巩固训练效果。
经过1个月的个性化训练,童童已经能流利地说出“老师,我想吃一块大西瓜!”而不是‘大西dua’了,“哥哥,姑姑、飞机、汽车”等都可以清晰的表达出来,了小朋友们不再因听不懂童童说话而排斥他了,从沉默到自信,改变看得见。童童明显变得活泼开朗起来,这样的转变让家长欣喜不已。
医生提醒,构音障碍并非“长大就好”,5-6岁是黄金干预期。发育行为儿科旨在为正常儿童提供定期的发育评估筛查,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那些发育偏离正常轨道的孩子,让他们可以更好的融入集体及社会,减轻家长的困扰,就童童的问题而言,如果遇到问题,望广大家长及老师们早发现、早干预,让孩子告别“说不清”的烦恼。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驻马店广播电视台
责任编辑 / 梁翊韬
审核 / 朱洵 周梦晓
终审 / 孟继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