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量:29
全媒体记者 梁翊韬 通讯员 邢小宝
在神经外科领域,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颅内疾病,表现为颅内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缓慢积聚血块,它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早期症状常被忽视,一旦病情加重可能危及生命。
今年1月初,80岁的患者陈大爷,因脑出血在当地医院进行治疗。随后不久,大爷在家中因站立、行走不稳,不慎摔倒,当时感到一阵头晕,但很快症状就得到缓解,因此未给予重视。3月7日,大爷出现双下肢无力症状,想着休息一下就可以了,仍未给予重视、未就医,又过两天,大爷双下肢无力症状持续,且并无好转,家人这才急忙带着大爷前往市内某医院进行检查,头颅CT结果示:双侧硬膜下积液、硬膜下血肿待排,为寻求进一步治疗,来到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
接诊后,医院神经外科值班医生宋孝政详细了解病情,并完善相关检查,以“慢性硬膜下血肿”为诊断将大爷收入院。入院后,考虑到患者年龄较大且多脏器功能不全,为避免全麻手术可能导致的风险,神经外科主任陈辉、管床医生宋孝政带领科室医护团队经会诊,最终决定在局麻下为大爷行双侧微创慢性硬膜下钻孔引流术。
术中,在头颅两侧各开一个小孔,置入引流管排出积血,解除脑压迫,手术过程仅30分钟。术后复查CT显示,血肿已清除,患者自觉恢复良好,双下肢无力症状消失。
陈辉表示,慢性硬膜下血肿常见于60岁以上人群,尤其是轻微头部外伤后,因老年人大脑萎缩,导致脑组织与硬膜间空隙增大,脆弱的血管易受牵拉破裂出血,部分患者因长期服用抗凝药或合并高血压,进一步增加了出血风险。
硬膜下血肿常见表现:头痛头晕,“感觉脑袋里压着块石头”;手脚无力,“走路像踩棉花”,容易跌倒;性格改变,突然健忘或反应迟钝;大小便失禁,常被误认为“老年痴呆”;意识障碍,严重时昏迷。
医生提醒,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预防硬膜下血肿措施:1、避免头部外伤:老年人应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和摔倒,外出时可佩戴头盔,家中地面保持干燥,避免滑倒;2、合理用药: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避免过度抗凝;3、定期体检:有脑萎缩、凝血功能障碍的老年人,应定期进行头颅CT或MRI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潜在问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驻马店广播电视台
责任编辑 / 梁翊韬
审核 / 朱洵 周梦晓
终审 / 孟继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