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动态 | 中原有个小延安

    点击量:167

 开栏语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迎来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同年的8月21日至23日,中国战区受降典礼在湖南芷江举行,历史上称为“芷江受降”。中国人民浴血奋战14年,终于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抗战时期,确山大地的英雄儿女挺身而出,用热血与忠诚铸就了抵御外侮的钢铁长城。他们或是冲锋陷阵的战士;或是深藏功名的百姓;或是振臂高呼的志士……每一个名字都镌刻着不屈的脊梁,每一段事迹都闪耀着信仰的光芒。

中原有个小延安

竹沟是红色沃土。素有“小延安”之称的竹沟是我党民主革命时期的一块重要根据地,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26年,竹沟地区就建立了党的组织。土地革命战争后期,这里创建了中共鄂豫边省委和红军游击队,成为南方八省十五处红军游击根据地之一。

县区动态 | 中原有个小延安

竹沟,又称沟竹,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因穿镇而过的大沙河早年“簧竹茂盛”而得名。抗战初期,竹沟是个不满千人的小镇。就是这个弹丸之地,竟然输出抗日队伍数千人,听起来不可思议。

县区动态 | 中原有个小延安

其实,具有光荣革命斗争传统的竹沟,早在1926年,就有年轻的共产党员李畔林在这里传播马列主义。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开辟了以竹沟为中心的豫南桐柏山区根据地,成为南方八省十五处游击根据地之一。抗战初期,党中央派红军名将彭雪枫担任河南省委军事部长,到达竹沟主持全面工作。不久,省委也从开封迁到这里,竹沟成为河南抗战的指挥中心。1938年11月,中共中央中原局成立,刘少奇任书记。他化名胡服,在竹沟主持中原局全面工作。

县区动态 | 中原有个小延安

竹沟是抗战摇篮。全民族抗战爆发后,竹沟是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共河南省委、中共竹沟地委和中共竹沟县委所在地,刘少奇、李先念等从延安先后抵达竹沟,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使竹沟成为我党在中原地区发展的重要阵地和战略支撑点。新四军第二师一部和第四师、第五师的主力队伍均诞生于此,新四军第三师和七师的部分骨干也来自竹沟,成为新四军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竹沟是英雄史诗。刘少奇、李先念、方毅、王恩茂、张劲夫等10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朱理治、陈少敏、刘子久、任质斌、王国华、周骏鸣等80多位省部级干部,徐海东、王震、张爱萍、张震、王恩茂、杨梅生、成均、赵启民、肖望东等120多位将军和200多名地师级干部在竹沟战斗、工作、生活过。

县区动态 | 中原有个小延安

竹沟是巍峨丰碑。我党在竹沟通过举办教导队、党训班、青训班等,培养党政军干部3000多人,党员2200多人,先后向敌后出兵19批共4800多人,组成东进南下的骨干力量,为最终夺取抗战胜利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被誉为“小延安”。自大革命时期至解放战争时期,竹沟烽火熊熊燃烧,生生不息,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书写下光辉灿烂的篇章。(竹沟革命纪念馆 供稿)

 

来源:红色确山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驻马店文旅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 / 李昂

审核 / 王文娟

终审 / 孟继恩

上一篇:暑期“小众游”受青睐 “+旅游”加出新玩法

下一篇:皇家驿站 | 古风沉浸式住宿

相关阅读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