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量:323
2025年全市大豆播种时间多集中在6月中下旬,目前,我市大豆处在苗期阶段。据气象部门近期发布的天气预报显示,未来7天仍以高温天气为主,7月14日至17日最高气温达38℃,且近期我市没有明显的强降雨,部分县区大豆出现明显旱情。持续高温、干旱胁迫,会对幼苗生长造成多方面不利影响,科学的田间管理是减轻危害的关键。以下是具体影响及管理指导意见:
一、高温干旱对大豆苗期的主要影响
1.幼苗生长受抑:高温加速水分蒸发,幼苗根系吸水不足,易出现叶片萎蔫、卷曲,植株矮化,生长缓慢。
2.根系发育不良:高温、干旱会使根系向深层土壤延伸的能力减弱,根系分布浅、数量少,且分枝根系(次生根)发育差,养分吸收能力弱,后期抗逆性下降。
3.开花数量少:高温、干旱胁迫下,节间缩短、叶片变小,光合面积不足,易形成“小弱苗”,难以正常开花结荚。
4.病虫害风险增加:高温干旱环境下,蚜虫、红蜘蛛等害虫繁殖加快,同时大豆抗病能力下降,易引发病害。
二、田间管理指导意见
(一)科学灌溉,及时补水
优先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避免大水漫灌(减少土壤板结和水分浪费)。灌溉时间选择在早晨或傍晚(避开正午高温,减少水分蒸发和根系受高温刺激),单次灌溉以土壤湿润至耕作层(约20-30厘米)为宜,保持土壤相对含水量在60%-70%。
(二)中耕松土,保墒降温
及时进行中耕(深度5-8厘米),打破土壤板结,增加土壤透气性,减少水分蒸发,同时疏松的土壤可降低地表温度,利于根系生长。
(三)合理施肥,增强抗逆性
结合灌溉追施少量速效氮肥(如尿素,每亩5-8公斤)和钾肥(如氯化钾,每亩3-5公斤),补充植株营养,增强抗旱能力。
(四)生物化学调控技术
1.生物刺激剂应用
苗期叶面喷施0.1%海藻酸溶液,每亩50公斤,提升植株抗旱耐高温能力。
2.化学药剂调节
在高温干旱来临前,喷施0.01%芸苔素内酯水剂1500-2000倍液,调节植株气孔开闭,减少水分散失;搭配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0.5%尿素溶液(每亩用量50-60公斤),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2-3次,缓解高温干旱胁迫,增强抗逆性。
(五)病虫害防治
虫害:针对蚜虫、红蜘蛛,可选用吡虫啉、阿维菌素等药剂喷雾防治,注意药剂轮换使用,避免抗药性。
病害:高温干旱易诱发病毒病,可结合防虫(蚜虫是病毒病传播媒介)进行预防,发病初期喷施盐酸吗啉胍等抗病毒药剂。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减轻高温干旱对大豆苗期的影响,促进幼苗健壮生长,为后期丰产奠定基础。(信息来源: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 王建立)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驻马店广播电视台
责任编辑 / 李婷
审核 / 曾龙
终审 / 孟继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