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量:1902
通讯员 朱鸿飞 赵歌平 朱施霖 黄玲莉 郭永勤
樊粹庭(1905-1966),河南遂平人,是中国现代豫剧的奠基人、改革家、教育家和豫剧作家,被誉为“现代豫剧之父”。樊粹庭在传统豫剧的基础上,吸收京剧、话剧等艺术形式的优点,对豫剧的剧本、表演、音乐、舞美等进行全面改革,使其更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同时,樊粹庭重视戏曲教育,致力于培养新一代豫剧演员,为豫剧的传承奠定了坚实基础。他还创作了《凌云志》《义烈风》《三拂袖》等大量经典豫剧作品。
7月26日上午,正值第十一届黄河戏剧节即将在驻马店举行之际,黄淮学院举办了“纪念樊粹庭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黄淮学院文化传媒学院、天中书院及天中文化研究院联合承办,来自中山大学、中国戏曲学院、河南大学等高等院校和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驻马店市樊粹庭豫剧文化促进会的专家学者、文化传媒学院部分青年博士以及信阳师范大学的部分研究生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黄淮学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曹忠义教授致欢迎辞。
驻马店市樊粹庭豫剧文化促进会名誉会长张德轩通报了驻马店樊粹庭豫剧文化促进会的工作情况及主要成果。
在主旨发言环节,中山大学康保成教授回顾了自己深受樊粹庭创作触动、投身樊粹庭研究的经历,介绍了樊粹庭研究的新资料,分享了关于现代戏曲改革的思考;河南大学张大新教授以《论樊粹庭对中国近现代戏剧变革的独特贡献》为题,从四个方面全面介绍了樊粹庭戏剧改革的理念和实践,分析了樊戏的进步思想和人文内涵,充分肯定了樊粹庭在中国近百年戏剧改革中的重要地位;中国戏曲学院谢柏樑教授从樊粹庭的历史定位、对后世剧作家的启示等角度讨论了樊粹庭在中国戏剧文化史上的意义。
在交流研讨环节,来自河南大学、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驻马店樊粹庭豫剧文化促进会的十余位参会代表围绕樊粹庭的艺术思想、豫剧的创新发展等话题进行了热烈讨论,高度评价了爱国主义剧作家樊粹庭的一生,深入探讨了樊粹庭的戏曲改革理论。现场讨论氛围热烈,各位参会代表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此次研讨会的举办,不仅为豫剧文化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搭建了高效交流平台,也为樊粹庭艺术思想的深度挖掘与系统阐释开辟了新路径,为豫剧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注入了学术动能。
来源:黄淮学院公众号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驻马店广视网
责任编辑 /
审核 / 崔彧陞 冯学军
终审 / 孙继勇
上一篇: 驻马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队在全国高校健身气功锦标赛中载誉而归
下一篇: 喜报:微电影三等奖!最佳导演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