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县: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点击量:3875

全媒体记者 郑延昭 张静 李丹

近年来,西平县立足资源优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12月22日,在位于西平县宋集镇崔庄村的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现代化的生产线高速运转,工人们操作设备进行装袋、转运、灭菌、上架,整个车间一派繁忙景象。

“这是我们香菇菌棒的生产线,由原来的每日生产14000袋增长到现在的每日生产30000袋,并且原来只有三个月可以生产,现在是全年都可以生产。”西平县宋集镇崔庄村党支部书记敬营辉介绍说。

该基地2018年4月建设,分三期共投资1650多万元,建成大棚234座,连体大棚4806平方,菌棒160万棒,年出菇1800吨,基地配备有现代化的原菌培养室、母种培养室、栽培种三级培养车间,把原来从外面采购的菌种转变为自己培育,降低坏棒风险的同时也降低了香菇种植成本。基地采取“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我种香菇已经6年了,承包了50多个大棚,香菇基地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为农户解决了很多后顾之忧。”西平县宋集镇崔庄村种植大户李华民说,去年香菇价格好,一年挣四五十万元,他很满足。

为了提高品牌效应,该基地还为香菇注册商标。凭借着良好的品质,产品远销韩国以及浙江、福建、四川等多个省份,年产值2520万元,纯利润900多万元,带动周边务工人员500多人,成为了乡村产业振兴的璀璨名片。

西平县宋集镇崔庄村党支部书记敬营辉表示,今年他们又与周边袁坡、高庄村委签订了协议,打算利用他们闲置的猪圈、空闲宅基地、废弃大棚等种植香菇,让香菇种植逐步覆盖宋集镇及周边,在不断地增加群众收入的同时把宋集打造成香菇小镇。

西平县是全国最大的渔网生产基地,其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九成,先后带动2万多人脱贫致富。近年来,西平县着力强链补链延链,加快推动渔网渔具集群化发展。专探乡水泉汪村抢抓政策机遇,乘着电子商务的风口,靠一台电脑、一根网线、一台打印机,让渔网搭上了“互联网快车”,从穿针引线到“触电织网”,逐步成为豫南地区最大的渔网渔具生产销售基地,渔产业发展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我们村依托渔网渔具加工主导产业,不断延链补链强链,从生产到销售到仓储到物流,我们是全产业链覆盖,同时,构建了集渔网渔具加工、电商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目前,我们村电商专业大户有58户。”西平县专探乡水泉汪村党支部书记李世忠介绍说。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西平县渔网编织这个“老行当”也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不少人开启了“触电织网”的创业模式,为渔具产业“云上腾飞”插上翅膀。2023年,西平县在线企业活跃店铺数量达1017家,累计实现网络零售额17.21亿元,网络零售量‪6809.67‬万件。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近年来,西平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通过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让群众在家门口增收致富,实现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编辑 詹云清)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来源 / 驻马店广视网

责任编辑 / 詹云清

审核 / 李俊杰 刘晓明

终审 / 平筠

上一篇:西平县:废物循环再利用 助力生态更文明

下一篇:西平县举行塑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协会暨联合党委揭牌仪式

精品推荐